原标题:宣威: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农业发展“耕”基
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硬基础”。近年来,云南曲靖宣威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宣威市落水镇的高标准农田里,玉米颗粒饱满,农户正忙着收割。虽劳作了一整天,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良种良法融合,大家有了更好的收益,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省了好多力,作物产量也明显增加了。”落水镇新发村村民吴军峰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言语中满是肯定。

目前,落水镇已硬化道路90余公里、铺设输水管网110余公里,完成7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落水镇流转土地9000余亩,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和规模化迈进。
落水镇高原特色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朱寅说:“我们流转了300余亩土地,建设大棚种植黄瓜。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里的耕地地力得到提升,黄瓜可以实现增产,同时田间道路的硬化让我们的采摘、运输工作更加便捷。”

近年来,宣威市各乡镇(街道)结合农业发展实际,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效。
“2025年以来,落水镇向上级申报了290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7000余万元,目前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当中。待建成后,落水镇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可达10万亩,将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宣威市落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徐兴然说。

据悉,“十四五”期间,宣威市累计投入资金18.5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4.8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杜星 丁剑肖 罗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