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宣威市:应急广播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应急广播是党和政府向公众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发布应急信息的传播系统,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应急信息“最后一公里”精准发布的重要传播渠道。近年来,宣威市在实现应急广播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应急广播管理维护和使用,切实保证应急广播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板桥街道西边社区副主任崔菲菲说:“通知,通知,西边社区的广大父老乡亲,现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已经开始缴费了,自己会缴的自主缴费,不会缴的请携带身份证或者户口册到西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帮大家缴费,另外今年的苞谷、烤烟受灾的,我们现在正在社区大院发蚕豆种,有需要的尽快来领取。”

在板桥街道西边社区,村里的大喇叭响彻村头村尾,村民们听到大喇叭发出的通知便赶到社区缴费并领取防灾救灾的蚕豆种子。
社区居民周林说:“我们今天是上午8:30接到西边社区的大喇叭通知,说没交医疗保险的来交医疗保险,农户种植烤烟被水淹的村上也通知我们来领种子,平常时间有什么事情村上都会用大喇叭通知,不用去哪里问,我们都知晓。”

宣威市目前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应急广播全覆盖,建成了5303个终端、10606只大喇叭。建设是基础,管理维护也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在线率,各乡镇(街道)常态化加强应急广播系统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板桥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沈立超表示,现在板桥街道总共有应急广播226台,已经覆盖了所有的村(社区)和村民小组,平时为了确保大喇叭的正常运行,我们聘请了专门的第三方进行管理和维护,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大喇叭的运用和使用过程中,我们除了播放市里面固定的12点和下午6点的信息以外,我们的应急信息和日常工作信息都会通过大喇叭来播报,比如防汛信息、雷暴雨天气情况都会及时通过大喇叭播放至每一位群众的身边,在两费收缴,特别是医保、养老保险的收缴过程中,我们也及时地通过大喇叭进行宣传。通过这些工作开展,让我们的大喇叭发挥了大作用,把每一条信息都精准地传达到群众身边。

为提升应急广播传播能力,让应急信息更快更准传播,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宣威市应急广播先后打通了与气象局、应急管理局的横向连接,实现了信息互通互联,提高了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
宣威市应急广播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毛素英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宣威市的应急广播在线率达到90%以上,符合省级标准。在汛期,应急广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时为广大村民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比如暴雨和冰雹等等,让他们能够及时地知晓天气情况,从而做出有效的防范。
下一步,宣威市还将持续强化应急广播管理维护和使用,确保市、乡、村三级联动贯通的应急播放体系能在第一时间实现统一调度、高效传送,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杜星 丁剑肖 耿家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