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头图 >> 正文
富源青石社区:小龙虾发展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10:41:48  来源: 富源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富源青石社区:小龙虾发展成“大产业”

  在富源县胜境街道青石社区,曾经因海拔高、气温低,土地撂荒率超50%,是典型的生活困难村。2021年,青石社区在胜境街道指导和驻村工作队助力下,锚定“稻虾共生”产业方向,四年间将闲置土地打造成“金虾银稻”的生态聚宝盆,实现从“种粮亏本”到“亩产翻番”的振兴蜕变。

图片

  为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胜境街道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先后30余次踏勘田间,发现高原水库支流水温常年稳定在18℃,是养殖高品质小龙虾的天然优势,随即创新推出“破荒三部曲”。2021年,街道、社区确定“茭白套养+稻虾共生”立体模式;整合沪滇资金400余万元、企业自筹300余万元,流转4个小组连片撂荒地400余亩;创新“四级捆绑”模式,由鑫鼎农牧公司运营,村集体收租金和管护费,基地收益定向帮扶监测户。

  目前,清晨的基地里,工人们拉起的虾笼满是红壳白肚的小龙虾。“今年单亩龙虾产量突破300公斤。”基地负责人方盛康笑着说。基地的建立也让附近村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村民杨德桥仅靠基地务工年增收4万多元。截至2025年,基地已带动近200户农户增收72万多元。

  光有产量还不够,青石社区更在技术上破局,让高原虾卖出“黄金价”。针对小龙虾集中上市“价贱伤农”的问题,工作队引入“早虾错峰”技术,11月投苗、次年6月上市,比华东主产区早,且通过虾吃杂草、排泄物肥田实现零化肥农药。

  这里的小龙虾直供昆明、贵州、上海等地。为延伸产业链,街道投入沪滇资金100多万元建冷链中心,分拣分级让精品虾单价提升40%,冷库储运将损耗率从30%降至8%,加工试验区还研发虾壳肽肥反哺稻田。“明年我们将举办‘金虾节’,让游客体验钓虾、吃稻花鱼。”驻村选调生毛志伟手抬虾箱蹚过水田说。社区还计划联合多乐原景区打造“半日农旅圈”,预计可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增收上百万元。

  养殖过程中,青石社区党总支书记汤四云带头成立“稻虾产业专班”,组建“金虾技术服务队”,党员黄小能、杨后志带头讲养殖课,编制方言版《稻虾操作指南》,社区工作人员还到田间召开现场会解决技术难题,建电子台账远程指导生产,以看养殖书籍可兑虾饲料激发养殖户参与热情。“我们社区党员干部必须冲在一线,才能带动群众干。”汤四云在分拣车间分装龙虾时说。

图片

  青石社区靠“企业运营+集体统筹+农户参与”明确权、责、利,凭借错季产业和生态循环降本增效,以“产业节庆”实现“卖产品”到“卖体验”升级,让小龙虾产业发展成富民大产业。“我们一定让‘高原金虾’卖出更高价格、更远地区,让这套模式惠及更多村子、群众。”驻村第一书记宋丹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青石社区正筹建小龙虾育种中心、引进熟食深加工厂,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夏关正 毛志伟 马威宁)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