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沾益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沾益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农药使用量调查、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多项举措,持续深化农药减量增效行动,2024年全区农药使用总量降至394.17吨,较2023年的398.166吨减少3996公斤,减幅达1.01%。不断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与绿色防控水平,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有力推动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周密部署落实。积极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制定并印发《沾益区2024—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为全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织密监测网络,精准指导防控。依托植保田间观测场项目,持续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目前已建成全年固定监测站5个,配备高空测报灯1盏,显著提升了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能力。通过精准监测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024年发布病虫简报10期,2025年截至6月底发布7期),科学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实现精准施药,有效减少了盲目用药。2024年指导防治面积达106.097万亩次,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切实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及其残留污染。
示范引领推广,深化绿色防控。大力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截至2025年6月底,沾益推广面积达40.5万亩。重点示范推广以“三诱”(光诱、色诱、性诱)技术为主的绿色防控模式,累计安装太阳能杀虫灯511盏(2024年新增309盏),覆盖面积2.55万余亩,显著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风险。
推进融合服务,提升防治效能。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应用,2025年沾益区推广面积达41.1万亩次。此举有效提升了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了精准施药。同时,依托统防统治对农药选择的规范作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及生物农药,减少了施药次数,提高了防治效果,显著降低了农药使用总量和毒性风险。
升级植保装备,提高作业效率。积极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植保器械,充分发挥其喷雾均匀、作业效率高、省药节水的优势。2025年,已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油菜、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面积达1.2万亩。
加强培训指导,普及科学用药。深入开展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2024年,结合草地贪夜蛾防控、水稻防灾减灾等项目,组织农药减量控害及安全用药培训19期,覆盖农药经销商、乡村科技人员及农户11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400余份。2025年截至6月25日,已开展培训5期,培训580人次。通过培训,农户科学安全用药意识显著增强,为农药减量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定芝 姚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