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陆良:家门口的“蓝莓工厂” 小浆果托起就业大民生
在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一颗颗蓝莓串起乡村振兴产业链。去年年底投产的蓝莓加工生产线,不仅让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更让数百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走进马街镇蓝莓厂区的加工生产线上,来自陆良三个蓝莓基地的鲜果正经历“华丽变身”。经过工人的分拣、包装,这些“高原蓝宝石”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之前在玻璃厂工作的韩艳玲也是工人中的一员,因为上班时间长,离家远,照顾不到家庭,她选择了从之前的岗位离职,应聘成了一名蓝美莓加工生产线的库管员。“在蓝莓生产线建起来以后,就在家门口,我就选择了他们公司,工作是计件制,多劳多得,一个月能挣四五千。作为一名宝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孩子,我挺满意的。”韩艳玲说。
像韩艳玲这样的“宝妈工人”在这条生产线上占到九成,通过“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收入。“我们用工都是优先考虑附近的村民,现在每天差不多在70至80人,等单量比较多的时候,能达到180至200人。”蓝莓加工生产线组长王红玲介绍道。
得益于陆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陆良种出来的蓝莓个大饱满,口感细腻鲜甜,该公司在陆良有3个蓝莓种植基地,是该公司在云南种植面积最多的县区。三个蓝莓基地每日用工量在100人左右,从种植移栽,盆栽管理到产季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且工序简单易操作,工资以计件报酬的方式发放,可以灵活安排上下班时间,这样的工作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我们明年的目标是销售额达到3亿,计划继续扩大加工仓,同时用工量也会进一步提高。”蓝美莓公司总经理许睿轩说道。
为了给企业和求职者之间搭起“桥梁”,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马街镇依托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零工驿站、就业服务岗;目前,马街镇16家企业进驻零工驿站,输送外出务工57人,依托村级就业服务岗登记求职人员信息,组织转移就业1950人。
马街镇组织委员朱芍蓉介绍道:“马街镇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工作,以招小商拉动经济发展,建立小车间服务保障就业。先后引进蓝莓基地、食用菌、家具厂、服装厂等6家小商企业落地发展。目前已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320余人,助力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下一步,马街镇将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资,通过招小商引进一批企业落地马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有力有效带动群众务工增收。”(陈睿君 杨慧东 牛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