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会泽县劳动技能培训结出“幸福果”
近年来,会泽县强化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作用,整合全县资源,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为老百姓铺就增收致富路。截至2025年3月,会泽县共有脱贫农村劳动力18.45万人,已转移就业16.57万人,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2.32万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5.18万人次)。
传统技能培训的供需错位曾让群众提不起兴趣。会泽县打破“讲什么学什么”的固有模式,根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把技能培训与当地农业产业化、本地企业发展结合起来,由县人社部门牵头,统筹全县承办培训的县直部门协同编制培训菜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定培训机构,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让技能培训从“政府配餐”转向“群众点单”。
会泽县开始改变“填鸭式”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对就近就地就业的,围绕“绿色食品牌”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电子商务、农特产品营销等培训。对县外省内就业的,围绕“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电子产品加工、铝和铝合金熔铸、家政服务、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培训。对省外转移就业的,结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劳务协作地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嵌入式”培训。
会泽县钟屏街道泽兴社区居民代龙凤,是一名从雨碌乡阳山村搬迁进城的脱贫户。在2022年和2023年两年间,她分别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手工编织培训,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她长期在钟屏街道木城社区的巾帼帮扶车间里编织售卖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尝试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推广和接单。“以前觉得学手艺是年轻人的事,哪想到我这双手也能挣钱养家。”39岁的代龙凤边织着毛线冰墩墩边说。这个从大山搬进县城的搬迁群众,如今靠着编织手艺月入2000元,成了街坊四邻羡慕的“巧手妈妈”。
迤车镇中河村群众王兴国,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附带养殖蜜蜂多年,他培训前自行尝试过网络直播售卖蜂蜜,人气较低,效果差强人意。参加了网络创业直播培训后,对直播带货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网络直播要领,学会用“土话”讲蜂蜜故事。现在他的直播间常有三五百人围观,蜂蜜的销量也有所提高。
当“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当“土把式”升级为“金蓝领”,技能扶贫的会泽实践证明:授人以渔的智慧,终将长成支撑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结出“幸福果”。(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