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要闻 >> 正文
曲靖学生研学意外发现5.4亿年前“化石群”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09:24:48  来源: 曲靖发布

  原标题:曲靖学生研学意外发现5.4亿年前“化石群”!

  3月23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穿越寒武纪”:一群学生在春季研学活动中,意外发现了距今约5.4亿年的三叶虫化石群!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麒麟区该类化石记录的空白,更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珍贵样本。

图片

  意外发现:研学少年叩响寒武纪之门

  “老师!石头上有虫子!”随着一声惊呼,研学队伍在一处裸露岩层前停下了脚步。指导老师循声赶来,眼前的景象令人屏息——岩面上清晰可见数枚三叶虫化石,其尾刺纹路如刀刻般分明。经初步鉴定,这些化石属于寒武纪早期“马龙动物群”典型物种,与全球知名的澄江生物群同处生命大爆发关键期,却因独特的巨型尾刺特征被誉为“寒武纪的装甲战士”,同属‌‌寒武统沧浪铺阶下部的红井哨组地层,距今约5.4亿年。该动物群是一个以三叶虫为主,伴生有大量腕足类和少数鳃虾、奇虾、古虫及软舌螺的带壳及软躯体的后生动物化石群,应该算是在麒麟区的首次发现。

图片

  解码化石:5.4亿年前的海洋霸主

  “这些‘巨无霸’三叶虫颠覆了传统认知。”古生物爱好者解释,“它们比同期其他海域同类大3倍以上,尾部武器化特征明显,可能是应对奇虾捕食的进化策略。”据资料显示,由于马龙红井哨所产三叶虫个体较大、数量丰富,一般尾部较大,分节较多且多具尾刺,与下伏筇竹寺组玉案山段和上覆乌龙箐段的小尾型三叶虫差异较大,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联合将这一奇异的三叶虫动物群命名为“马龙动物群”。

图片

  在马龙动物群中,三叶虫类无论是属种数量和个体数量都占绝对优势。从马龙红军哨砍斧箐剖面红井哨组所采集的化石标本统计,马龙动物群化石主要以三叶虫为主,三叶虫 525件,占88%;腕足类60件,占10%;其余的鳃虾、奇虾、古虫、软舌螺共10件,占2%。这些三叶虫为早寒武纪所少见。到目前为止,马龙动物群共有7个门类26属38种,2未定种,三叶虫16属28种,鳃虾1属2种,奇虾1属1种,古虫1属1未定种,蜿足类2属2种,软舌螺2属3种,遗迹化石3属2种1未定种。

图片

  持续研究:曲靖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古鱼王国”

  自1911年古生物学家在麒麟区寥廓山点燃中国本土古生物研究星火,这片土地将持续惊艳世界:

  麒麟区地质资源极其丰富,1911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在寥廓山开启了我国科学家研究古生物学的大门。114年来,上百名科学家先后在麒麟区的潇湘、南宁、沿江、珠街、越州、茨营等地发现了上千种古脊椎动物化石,曲靖因此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化石胜地”“古鱼王国”。

图片

  研学彩蛋:让石头“讲故事”的科学课堂

  “孩子们亲手触摸的是5亿年前的‘时间胶囊’。”带队教师非常激动,表示,建议多开发“古生物勘探”校本课程,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体验“地质侦探”的乐趣。

图片

  新闻纵深

  此次发现恰逢清明踏青季,麒麟区可以适当推出“化石研学专线”,将潇湘化石点与寥廓山科考基地串联,打造“穿越5亿年”的地质旅游IP。科学与文旅的碰撞,正让沉睡的岩层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