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曲靖市会泽县的农业生产正朝着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日,记者在会泽县者海镇新店子村的地块里看到,会泽少云农机合作社的3台旋耕机和1台起垄机正开足马力工作,仅用了十分钟时间,目标地块就迅速耕整完成。管理人员吕正飞告诉记者,他从2016年开始从事农机作业,至今已有9年时间。从最初的1台旋耕机到如今拥有多台自动化设备,吕正飞见证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9年前,我一年只耕了一两百亩地,但现在就很忙。最近一个月,每天都出工,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6点。目前已经完成5000多亩了,还有2000多亩等着我们。”吕正飞介绍,会泽少云农机合作社现有6台拖拉机,1台收割机,配备了6名农机驾驶员和2名机修工。随着群众对机械化作业需求的提高,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也在不断升级。从传统的旋耕机到覆膜机、播种机,再到如今的旋耕、起垄、打塘一体成型机,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满足了农民对精细化耕作的需求。
随着农机作业的收益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加入这一行业。吕正飞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的农机手年龄都在30多岁,春耕季节毛收入可达六七万元。“以前开农机的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二三十岁的很少,后来好多年轻人看到做农机手还是能赚钱的,就回来买农机创业了。”
会泽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站长张玉宏介绍,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依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社会化服务机手开展,涵盖机耕、机播、机收和机械植保等环节。“全县现有10家农机合作社,其中6家运营效果良好。”张玉宏说,近年来,随着会泽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蓬勃发展,全县机耕率已达到95%以上,除了一些不便于机器进地的零星地块采用人工,凡是具备作业条件的地块都采用了机耕。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确保不误农时。
张玉宏表示,全县持证管理的农机手已接近3000人,此外,每年还有约300名操作微耕机和小型机械的机手加入。随着农机手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农机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未来,会泽县将重点引进播种和收获机械,并计划每年培训一批年轻、有知识的农机手,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此外,会泽县还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每年引进先进实用的农机设备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和厂家合作,根据不同区域和作物的需求进行改进。“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水果、药材等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方面继续引进机器试验,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张玉宏说。
云南网记者 张雯 通讯员 朱莉 朱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