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马龙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引导广大统战对象积极为“旅居之乡”建设赋能,让旅居产业逐渐成为马龙区乡村振兴“新引擎”。2023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57.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2亿元。
“同心”聚力 高起点谋划乡村旅居“新图景”
“年轻人选择旅居,可远离喧嚣,短暂地回归自然,寻找自我;老年人选择旅居养老,可丰富晚年生活,拥有可游可居的‘诗和远方’。”马龙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钱珍珍在参与谋划乡村旅居产业时有感而发。
马龙区坚持把统战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引导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民营经济人士积极献策出力,邀请统战对象参与“旅居之乡”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文化旅游、健康休闲、乡村旅居等业态,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转型升级新支撑、创业富民新经济,打造“同心领航、同心汇智、同心聚力、同心赋能”品牌。投资1.2亿元,围绕彝族、苗族传统村落,着力打造18个乡村特色旅居村,带动全区乡村旅居产业蓬勃发展。
“新阶”助力 新媒体擦亮乡村旅居“新名片”
马龙区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之能,巧借网络名人的影响力,与云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组织“时尚奶奶美出云南”、跟着嘉宁去旅游、昆明好网民边凡、老村长、赵阿娇等网络名人到“旅居村”寻美采风,从不同视角寻找、挖掘和探索马龙之美,为旅居之乡“吸流”,为马龙文旅“添量”,有效夯实乡村旅居发展基础,为云南文旅上分。2023年以来,共开展网络大V基层行6次,创作宣传作品400余个,吸引8800余万网民参与马龙“旅居之乡”话题宣传。据悉,马龙区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建成国家丙级民宿2个、国家四星级温泉1个、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个,月望乡(芦笙乐)获评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通过举办樱花美食节、菌香节、民俗火把节、摔跤节、斗牛节等活动,推动旅游和康养休闲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为远方的旅居者带来更好的旅居体验,让“旅居之乡”成为马龙的闪亮名片。
“旅居”赋能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3年以来,我们村改造的35套房屋中,已出租入住了来自北京、吉林、广州、苏州等地的16户‘新村民’,房屋租约从1年至10年不等,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农户获得房屋、土地租金,村集体壮大了集体经济。”张安屯街道咀子上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董天顺高兴地说。
近年来,马龙区按照“一村一景、一乡一品、一城一貌”的发展思路,加大精准招商工作力度,深化与若谷文旅、有伴旅居等企业合作,建立健全“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民房建设精品民宿,加快推进高品质酒店建设,大力发展避暑游、近郊游,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推动资本进入市场。规范流转群众房屋和土地转租企业,按每间房屋500元、每亩土地100元标准收取管理费用,每个旅居村年均可实现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左右,群众从房租、地租、务工收入、农特产品销售多方获利,每年可实现收益20余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民宿旅居产业带动了餐饮服务、快递物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为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广阔平台。目前,已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建成老角寨、咀子上、水箐、土瓜冲、石龙等旅居示范村,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节活动,在“居者安、业者兴、旅者乐”新业态推动下,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持续拓宽,各族群众收入不断提高。
云南网通讯员 查朝云 许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