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要闻 >> 正文
“微花园”有“小幸福”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18:47:51  来源: 云南网

黄正光老人打完太极拳再回家路上欣赏“睦邻多肉角”

  “每天早上闻着花香去买菜,一整个白天心情都好;吃完晚饭下楼锻炼,看着锦簇的花团,心情更好了。”曲靖市宣威市宛水街道宣电社区的居民们,近来尽情享受着家门口‘微花园’的“小幸福”。

  走进宣电社区,来到“睦邻多肉角”,社区的居民们每天经过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这里各色娇艳欲滴的多肉植物,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观,有的还拜托周围的亲友、街坊四邻,帮自己和“睦邻多肉角”合影。

  黄正光老人是社区里玩太极拳的“高手”,每天锻炼结束后,都要在回家的路上与“睦邻多肉角”相遇,“我天天往这里过,社区搞的这个‘微花园’很不错,每次看见就觉得舒服”。

  这个二十来平米的“睦邻多肉角”,过去是一片杂草,前两年由于物业公司撤出,“草长得比人还高”,黄正光说,“没人管,又是转角处,阻碍视线不说,环境还脏乱差,我们老年人走路还很不安全,大家都是绕着走”。

  宣电社区成立于2021年,原为国电宣威分公司家属生活区,共有54幢楼,常住人口3176人,其中,60岁以上896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204人,是典型的企业转居民型社区,社区里老人带着孩子读书的情况也比较多,“一老一小”的“社情”对高质量物业服务的需求极为强烈。

宣电社区居民认养的“微花园”

  围绕无物业管理的困境,在社区“两委”主导下,宣电社区先后成立物业公司和物业党支部,物业公司管理层和社区“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起社区“两委”、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服务供需方、社区居民五方共建的“红色物业联盟”。

  “有了物业,事就有人管了,社区组织物业的人割草、锄地,搞卫生,大家商量着搞的这个‘多肉角’,不仅爱来还懂得爱护”,黄正光说。

  沿着“多肉角”向前,“宣电社区阳光小花园”的标识标牌随处可见,标识标牌上清晰地标明着认养人、责任地、认养时间。随着各式各样的“微花园”延伸,各色的花朵、绿植让“步步是景、入眼皆画”照进了现实。

  “你看看我们社区,是不是跟花园一样,跟以前大不同了”。路过申志刚认养的“微花园”的时候,张大德正在指导申志刚锄“微花园”的地,准备种上新一季的花种,宣电社区党总支书记付正慧也在旁边。

  这个“微花园”在申志刚家楼下,面积虽然不大,却开满了红艳艳的“美人蕉”。张大德是社区里莳花弄草的“能手”,退休后经常为社区的居民们提供培植花草的技术指导,在社区组织下,为邻里们上了多次培植课,今天是特意过来帮老朋友申志刚的忙。

  “今年社区提出了搞‘微花园’的想法,我和志刚是老党员了,起了个头,和社区签订认养协议后,各人认养了一块责任地,都种上了‘美人蕉’,志刚这块‘认养地’以前被私人种了玉米,看着不舒服,现在红红绿绿的,很好看”,张大德边忙边介绍。

  社区退休工人多,喜欢在楼栋门前养花弄草,但因种植杂乱无章,居民因光线遮挡、蚊虫滋生、破坏绿地等问题,邻里间互相投诉。

宣电社区“睦邻多肉角”

  今年以来,宣电社区积极推进建设“共享花园”。“共享花园”以认领“微花园”为主体,以社区公共绿色空间为载体,调动专业力量、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红色物业联盟、睦邻守望等积极因素,发动广大居民认养属于自己的“微花园”,以共建、共治、共享方式进行园艺活动和社区环境提升,拉近了人与自然相处距离、提升了社区公众参与性、构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根据现在绿化带上的花草品种和楼栋居民的意愿进行适当规划后,我们将张大德家楼下这片绿化带划为以种植“美人蕉”为主的‘微花园’”,付正慧介绍,“花种都是社区免费发的,我过来交代一下最美‘微花园’评比的事,顺便过来给申志刚师傅送花种”。

  从绕着走到经常来,从杂草丛生到“多肉角”,从居民私自破坏绿地到主动“认养”,宣电社区做足了功夫,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微信群、居民议事会、邻里议事会、业主大会、睦邻议事角等阵地的作用,就近就便开展居民“微协商”,化堵为疏,最终在9月初推进“微花园”落地。一个月过去,已有21家认养了“微花园”,并在社区引导下,形成了个性迥异又风格和谐的多彩景观。

  “因为社区绿化面积本来就大,因此我们因地制宜、见缝插针,不搞大动作,不动大手术,巧用‘绣花’功,将“微花园”作为老旧小区绿色微更新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认领‘微花园’,效果很明显”,付正慧说。

慢时光风车走廊

  走过申志刚认养的“微花园”,刚拐一个弯,远远便听到了一声“奶奶,风车转起来了,转起来了”,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岁左右的娃娃正在“慢时光”风车走廊里兴奋地跑着,微风过处,风车“唰唰”地快速转着,旁边的老人担心地说着“慢点,慢点,小心跌跤”。

  “‘慢时光’风车走廊这个创意是社区居民一起想的,为的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好玩好耍的地方,这里晚上和周末孩子很多”,看着孩子高兴地玩耍,付正慧脸上满是喜悦,“创意不仅扮靓了‘面子’,居民们自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更做实了‘里子’”。

  通过“慢时光”风车走廊,向前直行没多远,就到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旁,一栋新盖的“养老院”已经完工,82岁高龄的老人凌泽森散步走到了党群服务中心,刚刚在社区看了一会书画,看到“养老院”已经完工,他很高兴,“现在社区老年活动很丰富,除了会开展书画展览外,还经常组织老年打门球、打太极、表演舞蹈,现在还建成了‘养老院’,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宛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邓瑾正在忙着看社区“养老院”申报材料。“围绕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我们要在细微处下功夫,就像‘微花园’一样,既要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幸福’,又要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邓瑾与付正慧交流时表示,“我们街道下一步要围绕宣电社区‘微’花园打造‘1+3+N’共享花园景观,以‘1个社区’为主体,打造社区认养示范、党员认养示范、红领巾认养示范3个主题性‘微花园’区域,通过评比激励、示范种植等方式,带动N户居民自发参与‘微花园’建设”。

社区居民正在建设“睦邻多肉角”

  云南网通讯员 江旭 通讯员 孟垂良 董文熙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