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头图 >> 正文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5日 15:24:00  来源: 云南网-掌上曲靖客户端

原标题: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图文/张学香

上小学时我们都学过《悯农》这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大意是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每次二宝背《悯农》这首古诗时,我都会想起从小学到中专每个假期到田地里帮父亲做农活的事。从小生长在农村,我能深刻体会到每一粒粮食收获的不容易。家乡的每一种农作物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稻谷和玉米从播种到秋收,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施肥、病虫害管理我都帮父亲做过。农作物每一个生长周期都需要精细的管理,秋天才会有好收成,所以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悯农》这首古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农民艰辛耕种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农村条件艰苦,出生在农村的我从小就对每一粒粮食怀有很深的感情,特殊的成长环境也让我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每年清明节期间正是撒稻谷秧苗的最佳时节,上学时遇到周末,父亲都会带上我和姐姐去稻田帮他撒稻谷。父亲把水田整平后,开始把用水泡了一天的稻谷种子均匀的撒在一丘一丘的水田里。在父亲的指挥下,我和姐姐把用筛子筛过的农家肥慢慢的从头到尾均匀撒了覆盖在稻谷种子上,从水田的这头忙到另一头,一整天就在水田里转。盖完农家肥后又接着把一丘一丘已撒上稻谷的水田盖上塑料薄膜,有时顶着烈日一忙就是一天,如果遇到阴天或是下小雨的天气,在初春季节用手挖稀泥盖薄膜时又冻手冻脚的。把整块水田的稻谷种子撒完,双腿、双手都沾满泥,脸也变成了大花猫的样子。

在稻谷秧苗成长过程中,要定时放水,不能太旱也不能太涝,稻谷秧苗成长到一定高度时要把覆盖着的薄膜摘了,如果薄膜摘的晚遇到高温天气时就会把秧苗烧死,秧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年的收成。薄膜摘去后,要给秧苗施肥、除杂草。在除草过程中,为了不踩踏到秧苗,要用几块木板把秧苗压平,用个板登坐在木板上一棵一棵的把杂草拔去。这是秧苗做好田间管理期间最累、效率最低的一项活计,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俗话说:“抢种不抢收,”每年到插秧时节,农户们都想在最短时间内把秧插完。我的家乡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原始的插秧方法——人工插秧,插秧期间,水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农田里妇女们边插秧边唱着山歌,挑秧的男人们也会在田埂上与妇女们对上一段山歌,把农忙的辛苦抛到九霄云外。没几天功夫,整个坝子的秧苗都插完,家乡的坝子由银白色的水田变成一片淡绿色,秧苗在村民的精心管理下茁壮成长。

暑假,正是稻谷长成最快和除草的时候,假期天我和姐姐会跟父亲到稻田里除草,稻谷田里水很深,脚踩下去水都淹到膝盖以上。除草时期也是蚂蟥大量繁殖成长的时候,为了避免被蚂蟥叮咬,过几分钟就要把腿提起来检查一下是否有蚂蟥。如果长时间忘记提腿,就有可能一条腿上同时有四五只蚂蟥在叮咬。父亲教我们拍打蚂蟥的技巧,父亲说:“要一巴掌使力拍下去才能把蚂蟥打下来,如果用手去拉蚂蟥是拉不下来的,它会越叮越紧”。第一次发现蚂蟥叮在腿上时,我和姐姐都吓得大叫,听说蚂蟥会钻到人身体里更怕。想使力用手拍蚂蟥又怕把腿拍疼,不使力拍的话蚂蟥又紧紧的叮在腿上。父亲看到我和姐姐都很怕蚂蟥,让我们到河埂上坐着休息,他一个人除杂草。

秋天稻谷慢慢成熟,如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颗粒饱满的稻谷就会倒成片,如果稻谷还未完全成熟的话,需要把倒在田里的稻谷一束束的用稻草扎起来,能多生长一天稻谷的饱满程度是不一样的,待长到成熟时再收割。稻谷成熟期,农田里一片金黄,村民们为了确保稻谷的品质,要赶在最佳时期把稻谷收割完。每天村民们早早吃过中午饭后,带上一把镰刀和干粮就去割稻谷,每一块稻田里都是弯着腰收割稻谷的人,他们一忙就是一整天,有时还披星戴月。割稻谷也是最累的活计,那时大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割一天谷子腰都要忙断了,躺在田埂上休息就不想起来。”割稻谷要边割边把稻谷捆成把整齐地摆放在田里晒,每家每户赶着在三五天内把稻谷割完,在稻田里晒几天后又要忙着把稻谷运回家用打谷机打。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所有的稻谷都是靠肩挑背背运回家,那时没有交通工具,条件好的村民最多有一辆手推车,稻谷也是靠人工在一块石板上打下来。后来村里有了拖拉机和打谷机后,为了省时、省力,村民们才出钱请拖拉机拉稻谷,租用打谷机打谷子。打谷子通常要选一个晴朗的天气,村民们相互帮忙,花一天时间就要把谷子打完、扇完。对于村民们来说收稻谷是一件大事,从割稻谷到打谷子,整个过程要花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收稻谷期间田间都会有很多掉下来的稻穗,为了不浪费每一粒稻谷,老人和孩子都被安排去田里拾稻穗,父亲也曾让我背上小背篓去我家稻田里拾稻穗。

从稻谷播种到收获的过程是对“粒粒皆辛苦”最好的诠释,在城市不断扩大,耕田不断减少的当下,我们每一位公民更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粒粮食。(张学香)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