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方位引导 多渠道对接 多层次开发罗平稳就业为脱贫增底气
群众在扶贫车间工作。彭改艳 摄
就业培训。彭改艳 摄
近年来,罗平县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有力抓手,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通过创新培训和就业方式、开发多层次就业岗位、全面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水平等,引导劳动力转移输出,将短期扶困和长期扶贫有效结合起来,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截至目前,全县已登记农村劳动力33.59万人,转移就业22.39万人,转移就业率达66%,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048人。
多方位引导,让贫困劳动力动起来。该县按照“摸清培训需求、提升就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的思路,通过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培训。同时,对接企业及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岗位需求,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原则,分类培训30余个工种,并为所有培训对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推荐就业服务,形成“培训+就业”扶贫模式。该县扎实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今年计划从142个贫困村中的经营主体负责人、村“两委”、返乡创业者、能人大户中选出46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村有3至4名致富带头人,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今年以来,该县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18期,培训937人;创业培训14期,培训 418 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3期,培训90人。
多渠道对接,让贫困劳动力忙起来。该县以精准为遵循,以服务为根本,积极为贫困劳动力与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畅通就业渠道,切实充当好“中介”。近年来,该县与上海宝山区、浙江龙游县、福建福州市及石狮市等建立劳务协作关系,成立赣州市鑫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罗平分公司,派出稳就业工作组远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同省内外80余家企业和中介机构做好劳务对接。同时,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春风行动”“百日行动”及“沪滇劳务协作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60余场(次),力促劳动力转移就业。
多层次开发,让贫困劳动力干起来。该县大力推行“3+2”就业模式,即社区(村镇)工厂、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及公益性辅助岗位、居家就业渠道,让贫困劳动力就业有岗位、岗位有质量。目前,全县已开办社区(村镇)工厂 8个,创建就业扶贫车间4个,发展专业合作社5个,带动562名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133户贫困户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该县人社部门开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乡村公共服务岗位673个,让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实现“兜底”就业脱贫。(彭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