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规模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沾益念好“药材经”助力乡村振兴
移栽丹参苗。 赵定芝 摄
加工黄精片。 赵定芝 摄
近年来,沾益区抓住中药材产业发展良机,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建基地,打造优质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该区建成云南希美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亩银杏示范园区、云南煜欣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千亩滇黄精示范园区,联合多家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与农村合作社、种植大户构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作平台,打造全省重要的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
——抓品牌,深度开发中药材。该区整合资源,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基地、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种植效益较好的品种进行重点开发。引导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重点培育、积极帮助申报国家和省知名品牌和商标,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把品牌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产品研发,以银杏、当归、滇黄精等为主打品种,打造“珠源益品”公用品牌,推动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扶龙头,完善加工体系。该区按照“扶持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推行资金和技术整合、项目与公司嫁接、企业与农户联合、产业与扶贫结合等多种发展模式,引进经营规模大、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现已引进井田生物、绿新生物、福兰德3家企业入驻沾益。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更新改造、产业链条延伸,谋划建设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兴科技,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该区抓好品种引进和技术储备,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中药材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银杏、红豆杉、当归、滇黄精等主导推广品种,白芨、丹参、黄芩、滇重楼等示范推广品种,何首乌、天门冬、柴胡等试验储备品种。组织编著出版《中药材栽培技术》,为中药材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提升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
——转模式,提高生产经营水平。该区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个人、集体、单位创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药材购销等服务。积极发展订单种植,鼓励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让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下一步,沾益区将努力把沾益打造成云南最大的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云南最大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和云南最大的中药村种苗繁育基地,让中药材产业成为沾益群众增收致富的“利器”。 赵定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