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兴街道 5494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棉被生产车间。
数据线加工车间。
宣威市复兴街道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后续发展“两手抓”“同谋划”,先后引进数据线厂、锡箔纸厂、棉被加工厂等企业,让贫困劳动力楼上生活楼下上班,就近就便就业。
复兴佳园是宣威市一个安置规模上万人的安置点,2019年11月,24个乡(镇、街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773户12495人搬迁入住这里。近日,在复兴佳园新建的农贸市场内,记者看到蔬菜新鲜,水果种类齐全,前来买菜的人络绎不绝,农贸市场的摊位全部摆满。农贸市场建成后,有搬迁户做起了蔬菜、水果生意,31岁的搬迁户李丽仙说:“我家搬进来后,老公出去打工,我照顾娃娃没出去,农贸市场建起来,我就来这里摆摊卖菜,有收入,娃娃也照顾了。”和李丽仙一样在农贸市场里创业的有一百多名搬迁群众,68岁的搬迁户王麦香去年和儿子一起搬进复兴佳园,年初儿子儿媳由政府组织到外地打工,她在家每天把孙子送到复兴二小上学后,就到锡箔纸厂上班,锡箔纸厂计件发工资,除在车间制作还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里加工,收入不错。
复兴街道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讲解就业政策,推荐工作,登记愿意务工人员名单,发放企业招聘宣传单20000余份;协调人社部门对接招聘企业,先后召开大型就业招聘会6场,招聘会上,党政领导亲临现场,举例子、摆事实鼓励人们外出务工,邀请在外务工人员介绍自己的工作体验和感受;引入重庆仁宝、惠民、坛旺、粤达等劳务派遣机构,利用视频、图片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推介;就用工企业的薪资、就业工作生活环境、就业岗位要求等进行细致的介绍,激发群众外出就业的热情,增强有就业意愿群众的信心,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通过不懈努力,街道就业工作站“点对点、一站式”输出劳动力共计13批次300余人,输出地点分别为重庆渝北,江苏盐城、南通、昆山,浙江湖州、温州、杭州,广东广州、东莞等地区。同时,通过企业岗位推荐,自发帮带输出4800余人,农户的收入显著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就业”人员,街道开发公益性岗位292个,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截至目前,复兴街道共计实现5494人就业,其中宣威市内就业2748人,宣威市外省内就业1794人,省外就业952人。(特约记者 秦玲玉 徐章喜 董娅娟 通讯员 董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