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靖沾益区: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近年来,曲靖市沾益区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着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沾益区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产改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专题学习会、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讲堂等载体,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全国劳动模范”赵生艳等先进典型,推广产改试点企业经验。其中,云能硅材“技术攻坚+人才筑基”双引擎驱动、曲煤焦化“改革为了谁”“焕发企业活力”等创新做法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思想在车间班组蔚然成风。
沾益区坚持把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作为核心任务,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工种劳动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去年以来,举办各类技能竞赛覆盖职工上万人次,通过竞赛晋升技能等级的工人数量显著增长。
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技术攻关和传帮带,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项。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申报创新成果40余项,多家企业创新项目获省级、市级补助及国家级奖项。开展劳模“六进”宣讲27场,覆盖6000余人。

畅通渠道:打破晋升壁垒 构建成长阶梯
为破解产业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沾益区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鼓励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区级完成产业工人专项技能培训732人,带动全区超1.1万人次参与各类培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农民工转型培养工程,近两年新增产业工人2100余人。为49名职工申请技能等级晋升及学历提升补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工人薪酬激励集体协商,建立“能级工资”制度,让技能价值在薪酬分配中得到体现,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实现“学技能”“涨工资”“能晋升”的良性循环。

强化保障:多维权益兜底 提升幸福指数
沾益区多措并举提升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全方位解决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群团组织主动融入产改工作,集中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80余场,“春送岗位”活动累计服务2万余人次。
加强劳动法律监督,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提高产业工人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现有100名产业工人担任代表、委员,3名优秀工人兼任群团组织副职。深入开展“四送”活动,发放医疗互助补助517.77万元,新建改造工会驿站,区劳务市场工会驿站获评“全国最美工会驿站”。
固本强基:扩大覆盖范围 优化队伍结构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沾益区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推进“三新”领域建会入会攻坚,2024年以来新建工会组织199个。
沾益区强化服务保障,提供义诊服务,组织心理健康培训等。积极解决产业工人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产业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如今,沾益区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正逐步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曲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顾正晖 杜家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