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富源:从社区到田野 从车间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0:35:58  来源: 富源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贯彻全会精神 云岭一线见闻丨曲靖富源:从社区到田野 从车间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11月6日,“贯彻全会精神 云岭一线见闻”媒体调研行走进曲靖富源,记者深入城乡社区、产业园区、乡村田野,实地探访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见证全会精神在珠江源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感受曲靖以实干担当书写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图片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作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曲靖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福祉直达民心。

  老矿区焕新:治理与就业双向赋能

  富源县胜境街道后矿社区曾是典型的厂矿型社区,2016年矿井关闭后,人口外流、治理滞后等难题接踵而至。如今,社区以“五抓五聚”工作法为抓手,下足精细化治理“绣花功夫”:将90%以上阵地空间用于服务群众,构建精细化网格治理体系,272名“吹哨人”联动网格员发挥“知网格概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服务对象”和“及时发现情况、及时现场处置、及时上报信息”的“四知三及时”作用,实现邻里和睦、社区平安、治理有效。

图片

  治理效能的提升,激活了发展内生动力。社区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成功引进赢隆食品、亿富电子等企业,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聚集区。亿富电子紧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创新“县城总厂+乡镇分厂+家庭作坊”模式,在周边布局3个分厂、50余个家庭作坊,带动140余人就业。“这里能灵活排班,每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挣钱顾家两不耽误,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王艳芬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仅企业引进一项,每年就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实现了治理提质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共赢。

  乡村惠民:烟火气里藏幸福

图片

  “饭菜香、价格低,儿女在外也放心!”正午时分,中安街道海坪社区的“香”村大食堂人声鼎沸。600平方米的餐厅里,40套原木色桌椅整齐排列,老人们捧着餐盘有序取餐,孩童吃得津津有味,田间归来的农户边吃边唠家常。为解决“一老一小”吃饭难题,食堂实行阶梯收费政策:60至70岁老人每餐5元,70岁以上仅需3元,0至10岁儿童同价;农忙时节,食堂还推出“送餐到田间”服务,让民生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需求在哪,服务就跟到哪”。

图片

  隔壁的彝娘绣坊里,“手工传承+机器生产”双轨模式运转正酣:传承间内,绣娘们潜心创作、口传心授,守护传统技艺根脉;机器车间里,电脑绣花机、锁边机等设备高速运转,大幅提升生产效能。绣坊以“传承人+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源,将分散的绣娘组织起来,走出“传统技艺+产业”融合之路,直接带动60余名绣娘就业增收,让指尖技艺稳稳变身“指尖经济”。海坪社区党支部书记魏楠萍表示:“接下来,还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挖掘地方潜力,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美化乡村,开发乡村旅居,稳得住家乡的人,留得下外面的客,让全会的精神在海坪社区开花、结果。”

图片

  基层善治:小事抓实护安宁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杨家坟村创新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3342”工作机制,通过“三查三调四到位两跟进”的闭环管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同时,该村以“五小举措”深化基层治理,从小事抓起、从细节突破,用贴心服务凝聚民心,构建起邻里和睦、乡村安宁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筑牢治理根基。

  和美乡村:从“面子”到“里子”的蝶变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更要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家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一部署不仅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推动了乡村建设从“面子”向“里子”的深化蝶变。发家村的美丽蝶变,是曲靖乡村振兴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发家村牢牢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核心要求,以“三个组织起来”为突破口,创新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村里通过党支部引领,将分散的农户、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对接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村民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土地流转金、务工工资、分红收益等多重收入,真正实现“抱团发展、共同增收”。如今的发家村,产业有活力、人居环境美、民生有温度,田间地头孕育着希望,农家院里洋溢着笑语,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产业升级:绿色铝业启新程

图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曲靖富源县,绿色铝产业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依托完善的循环产业链和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从原铝加工到精深制造的跨越升级。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云南程林机械工贸、富源格威精密机械等企业扎根园区、聚力创新,共同绘就了“云南绿色铝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的发展蓝图。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轮主机工厂厂长张锋烽表示,“唯有将企业发展嵌入国家战略,才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跃升,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高端化突破,构建产品竞争力,推进智能化升级,激活生产新动能,深化国际化布局,拓展开放新空间,为云南打造‘中国铝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从城市社区的精细治理到乡村田野的惠民实践,从产业转型的铿锵步伐到基层善治的生动探索,曲靖正以实打实的举措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发展实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方蓉 李书明)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