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会泽中药材产业富民振兴乡村
群山叠翠,药香四溢。从单一的种植环节到覆盖“种子—种苗—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会泽县的中药材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会泽县立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将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扩大种植规模、提升药材品质、延伸产业链等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向区域化、标准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迈进。202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6万余亩,总产量约1.7万吨,总产值6.8亿元,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致富路,“苦药材”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甜产业”。
规划引领,健全工作机制
会泽县将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责任体系和定期调度推进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会泽县编制了《会泽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种业先行,筑牢品质根基
会泽县紧抓“种业芯片”,依托会泽县海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全县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从源头上保障药材品质。
标准种植,建设规范基地
依托会泽立体气候优势和中国工程院、广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会泽县形成了三大规范化种植带:以大海、大桥、驾车、火红等冷凉山区为主的高山当归等规范化种植带;以五星、者海、新街、雨碌等半山区为主的党参、重楼等药材规范化种植带;以娜姑、大井等温带地区为主的山药、姜等药食同源药材规范化种植带。

精深加工,延伸产业价值
会泽县紧抓“初精深加工”保障产业增值增效。在中国工程院的帮扶下,成立了会泽县三乌产业研究院,开展中药产品研发,同时,依托“会泽钱城集团”等企业,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品牌引领,提升市场竞争力
依托“三乌胶”“加味三乌胶”等特色产品,会泽县不断强化道地药材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会泽县中药材产业已从单一的种植环节,延伸为涵盖省级定制药园、种子种苗繁育、种植管理、药材初加工、中药研发及医共体销售的全产业链。这一“苦”药材真正成了群众致富的“甜产业”。(张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