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胜“十四五”迈上新台阶】耕耘不辍,硕果盈枝——马龙区农业发展谱新篇
五载春华秋实,五载硕果盈枝。“十四五”期间,马龙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扎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马龙区先后荣获“第六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殊荣。

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粮食安全根基更牢固
马龙区始终把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65万亩,预计2025年底将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5.7万亩、实现产量11.14万吨,完成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8万吨,水果种植面积5.4万亩、产量6.9万吨,牢牢守住群众的“米袋子”,有效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色产业发展更强劲
马龙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了一批具有马龙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农业价值链持续延伸。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原则,加快推进规模养殖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业稳步发展。今年年底,预计出栏生猪24.5万头、较2020年底增长44.7%,肉牛5万头、较2020年底增长76.67%,肉羊20.01万只、较2020年底增长2.08%。特色产业多点开花,规模化流转土地17.589万亩,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06万立方米,鲜切花、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产量逐年递增,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打造了“马龙苹果”“爱必达鲜花”“马龙蓝莓”等知名品牌标识,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提升。广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全区农机化作业面积达118.8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59%,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23%,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7.5%,农业生产降本增效,智慧农业初见成效。

经营体系不断创新 内生发展动力更充沛
马龙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新型主体蓬勃发展,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2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16家、区级45家)、“四上企业”5家、家庭农场786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0个。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农户融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助力增收,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农村综合改革释放活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行为,深入推进农村“清廉村居”建设,全区513个村(居)民小组全面完成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股权量化以及赋码登记注册等工作。

回首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展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马龙区将继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而接续奋斗!(张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