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来会泽避暑的,结果从“避暑客”变成了“健康守护者”。从2008年开始,每年利用来曲靖市会泽县避暑的两个月,免费为会泽患者把脉开方,救治人数达1000余人……他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退休教授张如宾。
1945年出生的张如宾,是西南医科大学教授、德国国家疗养院访问教授,获德国行医许可,是德国医师协会成员。他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师从于凌一揆、雷载权、冉品珍、刘敏如等全国名老中医。
张如宾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六十年,先后在西南医科大学和甘肃中医学院两所大学任教。20世纪80年代作为编委曾参加大学教材《中药学》三章全部药物相关内容的编写和全书的审定工作,并在全国和省中医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退休二十年,一直免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擅长于不孕不育症、过敏性鼻炎、皮肤病等疑难病症的中医药治疗。
自2008年起,63岁的张如宾和夫人第一次驱车到会泽避暑,就与会泽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很喜欢会泽夏天的清凉气候,特别是会泽古城的青石板路和众多明清建筑。”张如宾教授说,会泽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他,就打算在会泽多住些日子。
第一波“享受”张如宾教授义诊福利的人,是会泽宾馆的服务员。
张如宾介绍,当时他们夫妇二人就住在会泽宾馆,有自己看过的病人打电话找自己开药,就用宾馆里的便签纸写个药方,拍照给病人发过去。宾馆服务员和张如宾聊天,知道他是医生,就想找他看病,他也热心地免费为其把脉开方,没想到效果非常好。
“会泽宾馆住着个免费看病的老中医”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会泽患者纷至沓来找张如宾看病,张如宾一一热情接待,免费把脉开方,找他看病的人都竖起大拇指。
“我是带儿子去找张教授看的过敏性鼻炎,张教授免费给开了方子,没想到就吃了第一副药的第一碗,孩子的鼻炎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吃完药后就再也没有复发过,真的太神奇了,必须为张教授的医者仁心点一个大大的赞!”提起张教授,曾经带孩子找张教授看过病的姜女士赞不绝口。
于是,从2008年开始,张如宾每年的7月、8月都会来会泽避暑,都会在避暑期间免费为会泽人看病,截至目前,张教授已经免费为1000余名会泽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同时一直免费为全国各地患者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不孕不育症,近年来就治愈不孕不育患者数十例,为广大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
今年7月,会泽县中医医院与张如宾教授签订“银龄医师”协议,张如宾正式成为会泽县中医医院的一名“银龄医师”。在星期三、星期六两天到会泽县中医医院开展义诊,并开展师带徒座谈会、带教查房、中医药知识讲座,手把手传授精湛医术、实打实锤炼临床思维,让会泽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张如宾教授专业的诊疗服务,让会泽医务人员拓宽视野,为会泽县中医医院培养中医专业人才、助力传统中医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有人不禁会问:“好不容易出来避个暑度个假,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免费看病?”张如宾是这样回答的:“人民培养了我,我肯定要为人民服务!”张如宾介绍,他的父亲张祖德先生曾是德国留学的柏林大学弗里德里希·威廉皇家大学博士。“1939年,为响应祖国对海外留学生回国抗日救国的号召,我的父亲谢绝了德国航空医学研究院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导师的再三挽留,离开德国,经法国马赛,取道越南,从昆明回国,随后在西南联大任教。云南是两辈人的不解之缘,父母是我一生的榜样,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我要把这些年临床经验和方法分享给一代又一代,坚定中医信念,接力奋斗硕果。”张如宾说。
如今,张如宾教授已经是80岁高龄,但仍然坚持退休不褪色的医者仁心,奔走在免费看病、医学讲座、名师带徒的传统中医药传承的路上,“明年、后年、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会继续来会泽,为会泽患者、为会泽医疗服务,只要我还能走、还能动,我就会永不停歇。”“我是国家培养的海归教授,我爱我的祖国,我有生之年不为别的,就想继续为人民服务,想让我们的传统中医学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张如宾说。
云南网记者 张雯 通讯员 代玉春 洪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