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要闻 >> 正文
珠源匾韵润乡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09:22:55  来源: 云南网

  走进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的红瓦房村,古树苍翠,老屋俨然,乡愁悠悠,作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这里将古韵与现代完美融合。依托老房、古树等优质资源,红瓦房村打造了红瓦小院、古树公园等一系列网红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感受古朴与现代交融的乡村新貌。

  在村落一隅,一排木质瓦房静静伫立,四梁八柱的结构透着传统建筑的韵味,这就是沾益区档案馆匾额分馆。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瑰宝,主要指悬于门屏之上的牌匾。其中,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它集书法、文学、雕刻、装饰于一体,辞藻雅致、意蕴深远,是见证历史变迁、反映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

  踏入匾额分馆,传统建筑与古朴匾额相映成趣。这里收藏的祝寿匾、功名匾、文房匾等100余块匾额,年代从清代延续至近现代,材质以椿木、松木、柏木居多。不少匾额的外框雕刻有龙纹、云纹、莲花纹等图案,雕工细腻,漆艺精湛。这些匾额以楷书为主,同时兼以篆、隶、草、行等各种书体,内容多围绕孝、节、勤、廉以及诚信、睦邻、省身、谦逊等传统美德,汇集了周钟岳、孙光庭、岑毓英等历史名人的墨迹。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匾额分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些匾额传递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韵味,也因其独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等成为研究当地文化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匾额分馆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定期举办道德讲堂、书法沙龙、文艺小剧场等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编纂文史资料《珠源匾韵》,以“一匾一故事”的形式,深入挖掘匾额背后的历史内涵,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可感。

  如今,匾额分馆已成为红瓦房村的文化新地标。除了日常接待参观者,馆内还面向学生开展传拓技艺体验、书法学习等实践活动,成为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感悟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自2023年10月向社会免费开放以来,已吸引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曲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匾额分馆的建立,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它为红瓦房村留住了乡愁、延续了文脉,更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机。

  云南网闻记者 隋鑫 通讯员 李佳虹 吴瑶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