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龙各地青贮玉米收贮忙
金秋时节,马龙区的乡间田野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青贮收获机往来穿梭,轰鸣声中,玉米秸秆被快速收割、切碎,随即运往青贮窖完成压实、密封。当前,该区粮改饲项目青贮玉米收贮工作正火热推进。
马龙区将粮改饲项目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为收贮工作保驾护航。在统筹保障上,该区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指标、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通过动员部署会、印发操作规程压实责任;同时调度青贮收获机、运输车辆等设备,建立“收获—运输—青贮”全链条机制,打通农机调配、道路运输堵点,实现“当日收割、当日运输、当日青贮”。在技术支撑上,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面对面”指导,累计发放技术手册100余份。同时,针对种植户、养殖场个性化需求组建服务小分队,提供“一对一”方案,有效减少饲料霉变与营养流失,提升青贮饲草品质。
青贮玉米收贮不仅为种植户开辟增收新路径,更让养殖企业吃下“定心丸”。“以前外购青贮饲料,成本高、质量没保障。现在自家玉米就地收贮,一吨能省几百块钱,饲料品质好,牛羊长得壮、出栏早!”勇贵牧业负责人看着满窖饲草,难掩喜悦。
如今,马龙区“种养联动”新格局加速形成。当地引导种植合作社、养殖企业、家庭农场建立“订单种植+统一收贮”模式,既解决了散户“收割难、销售难”问题,又为养殖场稳定供应优质饲草,实现了“种植户增收、养殖场降本”双赢。
今年,马龙区实施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1.5万亩,收贮全株青贮玉米6万吨,争取补贴资金210万元,较去年增长7.14%。项目实施后,当地青贮饲料自给率超85%,畜禽养殖成本平均降低9.6%,77家肉牛养殖企业实现增收,既为冬季畜禽养殖备足“口粮”,又推动粮食种植结构从“粮经二元”向“粮经饲三元”优化,为农牧循环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