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威市363所学校实现食材集中采购
2025年以来,宣威市所有中小学食堂全面取消分散采购,由学校自主经营管理,在全域推行食材统一阳光集采改革,并依托“宣威市学校食堂数字化监管平台”,对全市公办学校的食材供应、食堂日常运营及膳食经费实施全链条线上监管,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基石,守护二十余万学子“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
“7号车,7号车,你车辆温度显示过高,看一下什么情况?”“收到,马上处理。”上午七点不到,某校园食品供应商的员工已经忙碌了4个多小时,终端提示:一辆冷链车车内温度异常。公司员工胡昌阔在第一时间通知司机检查处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送达。作为宣威市33家中小学食堂食材供应商的其中之一,他们每天都要配送乡镇和街道的4吨蔬菜和3吨鲜肉,所有食材每天凌晨3点工人就开始进行分拣,上午8点之前必须配抵学校。
“我们公司肩负着104所学校的食材配送重任,始终严格执行宣威市教育体育局的各项规定,全面服从数字化平台的统一管理。蔬菜生长期间至少进行2次农残检测,采摘前一周必须达标;猪肉每日批检、全程可追溯,所有食材凌晨分拣、当天配送,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某供应商负责人杨雄表示。
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宣威市城乡中小学全面推行食材统一阳光集采,取消分散采购模式。通过严格执行公开招标程序,优选出33家资质信誉俱佳的校园食材供应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食材标准、每日所配送食材种类、数量、配送学校等全流程线上运行,均在“宣威市学校食堂数字化管理平台”上透明运行、实时监管,从源头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宣威市363所学校的425个食堂统一接入该平台进行采购。
该平台整合了供应商信息、学校学生数量、食材采购、食堂管理、膳食经费等核心数据,无缝连接采购方(学校)、供应商和监管方。通过数字化手段,监管方实现了对食材供应、食堂运营及经费使用的全链条线上监管。此举不仅大幅提升了食材的新鲜度、安全性与标准化水平,同时通过实行“质价双控”,倒逼供应商提升品控能力,显著跃升了食材安全与营养保障水平。
如今,宣威市创新打造的全市中小学食堂统一集采模式和"宣威市学校食堂数字化管理平台”,有效支撑了“党政统揽、全域统采、食堂自营、数字监管、动态管控”“五位一体”穿透式治理体系高效运行。实现了从田间食材采购到学生餐盘的全流程、透明化、可追溯管理。每一笔采购账目、每一道操作工序均通过数字化系统留痕存档,真正实现阳光运行,有力保障了膳食经费廉洁规范运行和20余万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杜星 丁剑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