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平台通过整合本地数据、全网线上消费数据、企业数据、价格数据和智能农场的物联网数据,为罗平小黄姜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质生产力。”站在罗平小黄姜数字经济产业园内,园区负责人雷鸣轻点鼠标,在“产业驾驶舱”系统输入“姜产业大数据中心”。屏幕上即刻呈现出市场监测、价格监测、产业概况、产业布局、生产监测、零售分析、平台交易、价格指数和龙头企业分析等十大关键版块。“罗平产业驾驶舱为小黄姜产业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宏观分析平台。”雷鸣介绍道。
“这里是罗平小黄姜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是罗平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载体。”罗平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平小黄姜数字经济产业园于2024年10月23日正式开园,是罗平县产业园区中的“园中园”。该园区聚焦罗平小黄姜及农特产品上中下游产业链,是滇东区域首家实现农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园。
一块姜,成就一项特色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罗平小黄姜正持续释放强大的产业动能。
记者了解到,罗平县是全国闻名的生姜主产区之一,是全省最大的生姜种植、加工、出口大县,也是辐射滇、桂、黔三省的生姜种植、加工、销售中心和最大交易集散地。“罗平小黄姜”是云南省唯一获得认证的生姜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罗平小黄姜种植面积稳定在23.5万亩,拥有姜农3万余户、种植专业合作社100余家,种植规模与主体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目前,全县已培育小黄姜关联企业29家,形成了集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罗平小黄姜产业逆势上扬,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罗平县生姜技术推广站站长葛丽清介绍。罗平县围绕小黄姜产品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发展目标,推动生产加工由传统的粗加工向粗加工、精加工、深加工并重转变。产品已涵盖鲜食、调味、医疗、康养、洗护等多个日常消费领域。鲜姜外销量约占全国市场的5%;其干姜因品质风味独特、粉多肉厚,品质优良,占据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和国外90%的出口份额。小黄姜产业总产值稳定保持在40亿元以上,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
外贸出口增长势头强劲,2023年1月启动外贸拓展,全年出口额达5300万元,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出口额突破1亿元,达1.3亿元;预计2025年出口额将突破2亿元。云南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引领小黄姜产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小黄姜全身是宝。我们以小黄姜为原料,精深加工研发出洗护、养生、调味品等100余种产品,真正实现了‘从一块姜到百种产品’的跨越。公司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5亿元。”云南罗平鼎泰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倩深耕小黄姜产业多年。她介绍,十年前公司主营“姜块、姜片、姜粉”等传统“老三样”产品。自2016年起,公司加大科研投入,经过近十年发展,成功拓展出调味、日化、养生等新产品系列,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云南网记者 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