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师宗县高良乡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和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通过投资建设雨厦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和鲁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集贸市场,打造集交易、物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民族特色市场,旨在回应民生关切、谋求民生福祉,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
日前,走进雨厦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商铺和摊位,工人们正在进行施工收尾作业。记者了解到,施工进度达96%,预计7月中旬正式运营。“我们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正在加班加点、按质按量抓进度,确保市场按期投入使用。”施工负责人蒋佶君告诉记者。
雨厦农特产品交易市场位于206省道旁,总投资达416万元,于2024年10月启动建设。建成后,市场将能容纳26家商铺和200余个摊位,服务范围覆盖4个村庄、43个村民小组以及丘北县双龙营镇。这将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和农特产品交易场所,有效改善了以往市场存在的“脏、乱、差”现象、经营户摊位短缺、管理不规范以及占道经营导致的交通拥堵等问题。此外,市场每年可提供大约30个就近就业机会,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5万元的增收。高良乡雨厦村党总支书记何小全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市场,方便了群众销售蔬菜、水果等农特产品和一些民族特色商品,极大地促进群众增收,同时,多年交通堵塞的顽瘴痼疾得到彻底解决。”
由纳厦村开发的集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功能于一体的鲁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集贸市场已经运营一年多,拥有100家商铺和260余个摊位。该市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过10万元的收入增长,并惠及纳厦村及其周边的团坡、科白、便料等村近10000名居民。
作为民族地区的集贸市场,鲁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集贸市场承载的不仅是商户的“生财道”和群众的“菜篮子”,更是高良乡主要农业产业和产品的展示、交易平台,不断强化着商户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之前以路为市,经常堵车,大家买东西不方便,我们生意也不好做,市场整起来以后,方便我们做生意,也方便大家买东西。”商户杨小兰夸赞道。
民生改善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入驻鲁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集贸市场的商户有“苗族特色服饰商户”“壮族特色服饰商户”“瑶族特色新鲜瓜果蔬菜商户”和其他日常生活需求物品商家。科学合理的市场布局不仅为老百姓购物带来了极大便利,而且有效发挥了产销衔接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完善的市场吸引各类经营主体入驻,带动商业、物流、电商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创业机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根基,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纳厦村党总支书记苏震华如是说道。
云南网记者 张雯 通讯员 袁燕坤 陈忠荣 窦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