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要闻 >> 正文
富源县十八连山镇:“1803”义工队 暖进群众心窝窝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09:19:02  来源: 云南网

  2024年以来,曲靖市富源县十八连山镇聚焦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关心关爱服务方面的难题,创新成立了一支以数字谐音命名的“1803”义工队,按照“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如何持续?”的思路,统筹谋划,并将每月18日定为“义工活动日”,按照“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开启探索基层帮扶新模式。

  帮扶谁

  “帮扶效果好不好,服务精不精准,关键在于对帮扶对象的摸排准不准。”十八连山镇党委宣传委员、“1803”义工队负责人罗蕊说。

  十八连山镇以联合民政、村(社区)收集信息的方式,对辖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困难户、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进行初步摸排,并根据收集信息逐户上门核实情况,全面摸清摸准全镇弱势群体基本情况。

  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关爱群体,建立档案87份。其中,留守老人11人、留守儿童76人,详细录入健康状况、监护情况、服务记录等信息。

  除此之外,结合劳动力状况、收入水平等维度,从全镇1549户困难家庭、2054名残障人士中精准识别亟需帮扶的困难群众340户,为扎实做好精细化帮扶奠定坚实基础。

  谁来帮

  为了拓宽帮扶渠道、提升帮扶效果,义工队精心谋划了“两张网”。

  一方面,积极对接医院、学校、企业等单位,织密“专业资源网”。由义工队联合卫生院组建“健康诊疗”团队,对留守老人开展送医上门活动,实施健康知识宣传、药品管理、带药等服务,根据需求和实际条件提供针灸、推拿等服务;联动学校成立“教师护航组”,上门为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工作;联合企业成立“本地就业组”,为农村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激活“社会爱心网”。义工队每季度向镇党委政府上报社会捐助情况,并向捐赠物资的爱心人士和企业颁发荣誉奖杯,向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每一期的义工帮扶活动照片在党群服务中心、民营企业店内进行展示,活动视频在室外大屏进行轮播,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义工帮扶。

  “很有意义,我要加入进来。”在当地经营着一家酒店的彭丽敏,在听说义工队每月都开展活动后,便经常捐款捐物,到了每月18日,抽出时间与义工队一起走村串巷。

  怎么帮

  “帮我打扫院子、收拾家里,给我量血压、剪头发,心里很舒坦。”义工们一边给十八连山镇海子村委会打么沟村79岁的袁文珍老人剪头发、洗头发,一边和老人聊家常。

  义工队结合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点关爱群体急难愁盼,打造“三件依”精准服务体系。

  针对老年群体定制生活有依靠、健康有依托、安全有依护的“安康依”服务,每月组织义工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免费理发、测量血压血糖、提供用药指导和就诊建议。

  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有支撑、心理有寄托、安全有依傍的“成长依”服务,动员本村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结对关爱,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培养兴趣爱好,联合学校开展爱心讲座,给孩子们宣传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校园霸凌等安全知识,联合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上门发放书包、文具、作业本等成长礼包。

  为残障人士提供政策有依据、康复有依助、就业有依归的“安心依”服务,定期组织义工上门查看残障人士用药情况和恢复情况,帮忙代办低保、残疾补贴15件,发放助听器、坐便器、轮椅等辅具20余件,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25人灵活就业。

  义工队开展帮扶一年多以来,已累计筹集社会资金4.5万元,开展志愿服务12次,发动志愿者130余人次,关心服务460余名留守群体和困难群众。

  如何持续

  为带动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义工服务,当地政府向爱心人士、企业颁发“最美连山人”“连山最美企业”荣誉奖杯,向志愿者颁发“1803志愿者”荣誉证书,并在年度“乡村村晚”上,对“最美家庭”“孝老敬亲”模范等进行公开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义工队精心制作短视频《我们的义工队“1803”》定期更新发布,并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轮播展示,广泛宣传义工帮扶最美瞬间,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义工活动的浓厚氛围。

  随着义工队伍不断壮大,义工队将陆续拓展在就业指导、社会救助、维权服务、治安管理等领域的服务,形成“需求精准对接—服务立体支撑—发展长效赋能”关爱闭环,让特殊群体真切感受“你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温暖承诺,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云南网记者 博达 通讯员 郭燚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