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立足实际,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充分运用“云表通”基层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初步构建起“家门口务工”智慧服务体系,为破解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时下,正值蓝莓成熟的黄金时节,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成串紫蓝的果实缀满枝头,采摘用工需求呈井喷式增长趋势。关键时刻,“云表通”平台发挥强大效能,月望乡迅速依据平台数据,精准筛选、匹配劳动力资源。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蓝莓基地输送务工人员超1万人次,有力保障了蓝莓采摘与销售工作的顺利推进,为集体创造了约23万元的增收效益。与此同时,务工人员在家门口每天都能获得170元的稳定收入,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来自月望乡沙坡笼村的村民段石美感慨:“以前找活全靠熟人打听,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家门口招工的岗位。”
“自‘云表通’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归集全乡8千余名劳动力信息,标注建立了涵盖各类专业技能的动态人才库。今年的蓝莓采摘季,我们通过平台数据查询分析,精准锁定了400余名赋闲在家的劳动力,根据他们的年龄、距离和工作经验,合理匹配到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采摘岗位,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奔波。”月望乡社会事务办主任李元芬介绍道。
这场就业服务的数字化变革,彻底重塑了传统劳务对接模式。过去,依靠“铁脚板+电话线”开展的劳动力摸排,存在覆盖不全、更新滞后等痛点,导致企业“用工荒”与群众“求职难”并存。如今,“云表通”平台通过构建基层治理数据库,精准识别标注劳动力数据,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实现以岗找人、人岗相适、精准匹配,为企业和劳动力搭建用工务工桥梁,高效满足了双方需求,还发展了集体经济,助推了当地产业发展。
在服务群众就业的过程中,月望乡充分发挥“云表通”平台与“零工驿站”相结合的优势,深度挖掘用工需求和劳动力数据,提前规划开展果蔬种植、家政服务、社工等专项技能培训,预计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00余名,让群众实现从“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的转变。
云南网记者 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