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龙:产业建在“家门口” 就近就业“日子甜”
务工人员在基地劳作。
当前正值蓝莓采摘季,在位于马龙区月望乡中营村的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内,600多名采摘工人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他们一边采摘一边根据果实的大小、形状进行初步分拣,以便后续包装售卖。
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种苗培育、蓝莓种植、产品初加工、技术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在月望乡种植蓝莓1500亩,年产值约4000万元,全年可吸纳固定务工人员60余人,临时用工1000余人次。
近年来,月望乡的蓝莓产业蓬勃发展,花卉、蔬菜等特色产业也欣欣向荣,企业用工量逐年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月望乡加强统筹、靠前服务,建设提供信息推介、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的“零工驿站”,通过“零工驿站”将周边想务工的群众聚集起来,按照企业需求、要求精准匹配岗位,实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企业用工精准、合适“两不难”。
“在蓝莓采摘季,月望乡‘零工驿站’每天可向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输送劳动力600多人,人均单日收入达170元。自‘零工驿站’建成以来,周边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月望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元芬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辖区企业的联系,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务工岗位,让周边群众持续增收。”
今年以来,月望乡“零工驿站”已陆续为辖区7家企业推荐用工1200余人次,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也有效破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同时,随着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到家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明显减少。更可喜的是,部分掌握技术的农民开始向“产业工人”转型,一批批“带不走”的专业人才将扎根农村、振兴乡村。
月望乡的变化只是马龙区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就业服务、助推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下一步,马龙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绿色产业落地,努力打造“四季有活干、全年有收入”的就业环境,努力实现“产业建在‘家门口’,务工不再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