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限定浪漫!宣威热水镇这片花海藏着诗意与“钱”景
近段时间,宣威市热水镇响宗村300亩玫瑰花竞相绽放,墨红色的玫瑰花馥郁芬芳,随风摇曳,形成一片浪漫花海。这片“甜蜜产业”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更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当地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5月的响宗湖畔,300亩墨红玫瑰沿着湖岸线肆意铺展,如一条绚丽的红绸缠绕着碧波。微风拂过,花海泛起层层涟漪,墨红色的花海在阳光下肆意铺展。花田内,几十名工人穿梭在蜿蜒的田垄间采摘玫瑰花,花海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劳动画卷。
热水镇响宗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陈秀扩说:“玫瑰花基地到我们村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总的面积在300亩左右,今年以来玫瑰花的长势比往年相对较好,每年花期从4月中旬间断性地可以采到10月中旬左右结束。”
据介绍,盛花期时基地每天用工超百人,除了采摘期的短期用工,基地还吸纳了4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负责日常养护、分拣加工等工作。从修剪枝叶到包装初加工,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村民的辛勤付出,也让他们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
热水镇响宗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陈秀扩说:“像这几天正是花开的时候,每天都有上百人在干活,平时也每天有40人左右,一年下来光产生的劳务工钱都在80万元左右。长期在他们基地上务工的一年下来每人收入增加到1.5万元到2万元。”
据了解,基地种植的墨红玫瑰兼具食用与加工价值。目前,基地已形成“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开启了从枝头到深加工车间的“浪漫旅程”。
热水镇响宗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陈秀扩说:“他们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化妆品和一个速溶性像咖啡一样的玫瑰花粉,对身体健康还是非常好的。在我们基地上就是初加工,进行冷冻和烘干,深加工是运到外地加工成化妆品和玫瑰花素,深加工的价值相对比较高,现在产业链已经基本成形了,到现在也有一部分产品上市了,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特别是销售量很好,从一月份开始到现在销售额已经达到150万元左右了。”
玫瑰盛开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催热了乡村旅游。每年4月中旬鲜花陆续盛开,大片花海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现场采摘。依托玫瑰产业,村里正逐步完善餐饮等配套服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热水镇响宗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陈秀扩说:“特别是‘五一长假’每天吸引外地来的游客都在几百人,今年‘五一’期间人最多的一天可能接近500人。”
从田间花海到加工车间,从务工增收到手捧订单,响宗村以玫瑰为媒,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当地还将进一步拓展“玫瑰”系列产品和相关体验项目,让“美丽经济”释放更大活力。(张黎立 卢婷 陆琳 陈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