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陆良县教育体育系统以落实中小学生“壮苗行动”为契机,采取拓展运动空间、丰富课间内容、温情管护安全等形式,用好课间15分钟,让师生们享受更多乐趣。
拓展运动空间,巧构活力矩阵。陆良县各中小学校科学划分校园静态和动态区域,完善设施设备,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活动需求。三岔河镇大沟小学、红星小学等学校利用校园的“边角余料”,增设了乒乓球桌、攀爬器材等小型运动设施,让这些“微型运动场”成为孩子们课间的“打卡之地”。一些场地“捉襟见肘”的学校,则在校园物理空间上做文章,中枢街道文化小学采取“向上找空间”的做法,将教学楼顶楼杂物间变成了STEAM教室,新建了蔬菜种植区,孩子们课间休息时间可以去浇浇水、松松土,在劳动之余增加了科学知识。同时,全县学校体育器材室课间对学生开放,吸引了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畅享运动。
丰富课间内容,照亮成长光谱。陆良县教育体育系统鼓励全县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展课间活动,满足学生课间需求。三岔河镇天宝寺小学采用“共性普及+个性特色”的思路,将大课间篮球操作为“规定动作”,同时,还开展了跳绳、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等简便易行的传统体育活动与游戏,鼓励孩子玩出个性,让课间活动“百花齐放”。马街镇黄官营小学充分利用校园地面空间,设计了趣味数字跳跃、猫抓老鼠、交通安全飞行棋等一系列“五育”融合趣味游戏,并巧妙融入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另外,根据学生的课间需求差异,在教室里完善“图书角”“益智友”等空间,构建动静相宜、寓教于乐的课间样态,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可喝水聊天,可远眺护眼,可玩游戏,甚至可以发呆,真正让孩子身心在课间得到休息、放松和调节。
温情守护安全,共享课间时光。陆良县各学校全方位强化保障措施,细化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落实人员动态
云南网记者 张雯 通讯员 潘砚文 谢存乔 王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