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关注曲靖:什么是“0.3克锗”精神?
8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发表文章《观云台|什么是“0.3克锗”精神?》,讲述了全国第一个从铅锌矿石中提取锗的工厂——会泽铅锌矿到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之路。
原文如下:
观云台|什么是“0.3克锗”精神?
六十多年前,云南会泽铅锌矿(以下简称“会矿”)在铅锌挥发富集的烟尘中发现了锗。
锗作为原子弹生产所需的64种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一,正是国家迫切需要的。
会泽铅锌矿成立于1951年1月5日,是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1957年2月,会矿因探获的矿石为难选氧化矿,不具开采价值。会矿人依旧坚持在岗不松懈,竟在铅锌挥发富集的烟尘中发现了锗元素。
氧化矿难选的问题尚未解决,分身提锗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怎么选?
几经争论,会矿最终决定:攻克氧化矿难选关,同步开展烟尘提锗试验。
可是,没有技术先例,没有设备器材,甚至没有试验试剂,如何试验?
没有搅拌机,就用木棍在桶里搅;没有压滤机,就扎布袋过滤;没有烘干机,就用铁板架柴火烘干;没有蒸馏釜,就用玻璃瓶蒸馏;没有试剂,就自制氢气还原……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
时任试验负责人的杨静娴说:“不要怕失败。”她带领大家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改良代用设备,优化试验参数。
终于,1958年6月的一天,杨静娴拿着菜籽般的0.3克锗向党委汇报:提出来了!但太少……要往上报吗?
时任党委书记胡廷祥激动地说:“报,现在有0.3克,将来就有3公斤,3吨、30吨!”
建矿初期矿山冶炼试验炼厂之一
为给国家提供更多的锗,会矿发出:“因陋就简,自建提锗工厂”的号召!
建厂房缺砖瓦,就自建砖瓦窑。搞生产无设备,就自制提锗设备,自制蒸汽锅炉,自建硫酸车间,用毛石青砖代替钢筋水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国第一个从铅锌矿石中提取锗的工厂诞生了。
1960年,会矿产锗139公斤。同年冶金工业部决定,鉴于国防工业对锗的迫切需要,会矿迅速建成金属锗2吨的生产能力。会矿全员开足马力,至1964年,会矿为国家提供锗2400多公斤。同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会矿人喜悦欢腾。
经过数十年发展,曾经的“会矿”已成为如今的“驰宏锌锗”,以铅锌锗产业为主,年产锗60吨的综合性矿业上市公司。
要问“0.3克锗精神”是什么?
“许党报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图强”——这种催人奋进的科学精神,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