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0后”线路工守护旅客回家路
上班路上。
王飞趴下“听轨”。
“带上记录本、检查锤、检查镜、照明设备、钢卷尺,对玉舍站进行防‘三折’检查。外面风很大,大家要注意保暖。” 2月12日,大年初一,贵州玉舍迎来又一轮降温,8时30分,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曲靖工务段玉舍线路维修工区班长王飞安排工作的同时,不忘向职工进行温馨提示。
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王飞依然坚守在小站上,用实际行动守护旅客的回家路。
伴着1月28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拉开,列车加开加密,曲靖工务段玉舍线路维修工区“90后”班长王飞和他的同事们更加忙碌了,他们的身影在朦胧的雾海中若隐若现。
玉舍站作为云南铁路管内最为艰苦的小站之一,每年9月至次年4月都笼罩在雨雾中,特别是冬天,最低能见度不足5米。常年坚守在这里的10名“黄马褂”负责24.8公里铁路维修养护任务。他们每天弓着腰,时而匍匐在钢轨上,时而挥着大锤,犹如云端上的“舞者”。
“拿机具来,这个位置需要起0.5毫米。”王飞趴在钢轨上,两眼紧紧地盯着钢轨接头处,手不停地比划着。身旁的工友们正挥舞着道尺、电镐、大锤、撬棍等机具,逐一对线路超限地段进行整治。
“我们局管内的好多地方都没下过雪,但这个冬天玉舍就已经下了六场雪,冻雨更是无数,好几天都还是白茫茫的。”王飞补充说。“不过我怕热不怕冷,感觉也没多难!”面对恶劣的环境,王飞显得不以为然。
王飞来自曲靖市陆良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小他就养成了吃苦耐劳、自信乐观的精神。2014年7月,王飞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该段最艰苦的水红线工作,两年后通过选拔当上工班长。工作6年来,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铁路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从家到玉舍站太远,加上天气阴冷潮湿,家人来到这里很不适应。”王飞抓了抓脑袋,已经想不起家人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看他了。
王飞两个礼拜回家一次,从家到玉舍,开车需要4个多小时,如果选择坐火车至少需要12个小时。
谈起过年,王飞说提不提倡异地过年,他都一样要留下。他已经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今年春运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不仅要守好列车安全,更要协助做好旅客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名‘ 90’后,我觉得应该主动去锻炼自己、挑战自己,去承担一些责任。”说话时,王飞翻开春节期间的工作计划:疫情防控表、设备检查清单……
与王飞一样,工区还有几名“90后”也坚守在这里,他们每天需要克服“仙境”背后由于湿度大、空气流动慢易使人呼吸困难,脊椎病多等诸多困难,年复一年精心守护着这条铁路的安全与畅通,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杨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