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记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文兴乡支留村扶贫工作队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2日 09:57:00  来源: 云南网-曲靖日报

原标题: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记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文兴乡支留村扶贫工作队

工作队队员和务工农户交谈。

为实现脱贫出列奔小康的奋斗目标,2018年3月,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行三人——队长兼第一书记周志强、队员包继晗、阳光,以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精神来到文兴乡支留村驻村扶贫,扎根于基层,至今已有两年多,他们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改变了贫困村贫困面貌,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调研知贫情

刚到支留村,工作队就进村入户了解贫困情况。支留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人均耕地0.7亩,耕作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管护难,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发展程度低,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水利等的制约和村民靠天吃饭传统观念的影响,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仅仅一个村就有建档立卡户 102户289人,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困难,3名驻村扶贫队员知难而进,“当时来的时候我们就暗暗下决心,不把支留村的穷根挖掉,我们誓不罢休。”队员包继晗说。

就业扶贫促增收

针对支留村近年来外出劳务用工输出松散、零星、没有形成有建制的情况,他们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多方面咨询,通过协调,由宣威市人社局就业培训中心,统一联系用工单位,统一技能培训,统一实现就业转移,最终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达到精准帮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的。2019年,全村有劳动力2791人,实现转移输出就业19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9人,实现转移输出就业10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个,聘用生态护林员8名。“多亏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娃娃他爸爸去年就出去打工了,我就在家照顾老人、娃娃,得闲的时候白天我就去基地里面打打工,晚上就在家里面整点刺绣,现在我家房子也盖起来了,也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说起现在的生活,支留村村民母赛芬笑容满面。

产业扶贫有支撑

要想村民能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才是关键。在多次和村民进行座谈的基础上,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准脱贫的着眼点,制定了优先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特色产品的脱贫规划。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按一年短期目标、两年中期目标、三年长期目标,2018年发展坤太辣椒种植516亩,2019年确定德吉农场、显藏都兴合作社、文丰合作社3个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太子椒种植776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585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订单全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增收致富,其中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的34户。正在德吉家庭农场里务工的贫困户徐水芹就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徐水芹告诉我们,由于家里老公生病卧床,孩子读书,一家人的收入就自己种点地,加上做一点刺绣补贴家用,生活很清苦。自从村里办起了这个家庭农场,自己就来这里打工,每天有70块钱,一个月下来还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现在的活计很轻松,老公也照顾得到,娃娃读书也争气。”徐水芹高兴地说道。

不仅如此,针对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驻村工作队也是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持续完善巩固提升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后续扶持工作,有效遏制返贫现象,对全村19户51人未脱贫户,逐户逐人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类实施减贫举措,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精准帮扶,落实了健康扶贫政策、残疾人补助政策、教育资助政策、金融帮扶政策,确保2020年51人实现稳定脱贫。

用心帮扶显真情

在驻村帮扶的两年多时间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三名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三讲三评”“党群夜校+”“爱心超市”“自强、诚信、感恩”活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同时积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对各级巡视督查反馈问题认真整改,认真指导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及脱贫退出工作,推动文化、民生保障等行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积极参与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争创“红旗村”,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吸引人才到村创业,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帮助规范基础党务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推动乡村整治,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推动村级组织和村务工作规范运转,加强法治教育,推动移风易俗,指导制定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爱心超市积分兑换1.2万元物资;争取项目实施宁家村篮球场建设,争取帮扶资金15万余元,为村委会配置办公设施。通过努力,2019年支留村贫困村出列通过验收,已脱贫83户238人,贫困发生率为0.95%,被确定为宣威市人居环境提升现场观摩点,被评为“宣威市家风家训示范点”“宣威市五面红旗村”和“曲靖市5星级文明村”,而3名驻村扶贫队员均被表彰为“宣威市帮扶之星”。“我认为,驻村扶贫虽然苦、累,但是我们的真心付出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都把我们当亲人、朋友,现在村里环境整洁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我们也由衷感到高兴,也体现出我们的价值了。”队员阳光说道。

专业文化助扶贫

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三名队员,都是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在驻村扶贫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创作了歌曲《驻村扶贫工作队之歌》,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关键时刻,创作了歌唱白衣天使的战疫歌曲《让春天露出美丽的笑脸》,一经推出,同样受到了人们的肯定。为了丰富支留村老百姓的农闲生活,在宁家村组建培训了一支28人的广场舞队,以舞蹈队为基础争取培养出一支演出队,走村串户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既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支留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白天干活,晚上来跳跳舞,去年我们跳广场舞还上电视了!”宁家村广场舞队的队员们自豪地说。

支留村的三名驻村扶贫队员,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敢于挑重担,两年来,他们以真情的付出和真心的服务,帮助支留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他们走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心无旁骛搞驻村、脚踏实地抓帮扶;竭尽全力解民忧、千方百计促发展,把坚实的脚印留在了支留村的山水之间,把苦涩的汗水洒在了支留村的土地上,把温暖的关怀送给了支留村的贫困户。

他们还将继续努力争创新的成绩。因为他们知道: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特约记者 刘宁 宁皓 )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