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要闻 >> 正文
青山碧水增秀色——富源县多管齐下治理黄泥河纪实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1日 16:40:17  来源: 云南网

  春风吹拂,碧波荡漾,两岸繁华盛开,被绿意装点的垂柳紧贴着水面舞动身躯。昔日污浊的黄泥河,面貌焕然一新。

  黄泥河地处云贵交界,属珠江流域西江上源南盘江水系。前些年,每逢枯水期,河道里尽是生活垃圾,河水总有一股刺鼻的腥臭味。雨季时,河水泛滥,大量垃圾堵塞河道,导致村庄田地被淹,沿岸群众苦不堪言。

青山碧水增秀色。

  而今,通过高强度的治理,为害多年的黄泥河,变成了造福人间的清水河。

  抓实河长制 实现河长治

  2017年5月,富源县紧跟全面落实河长制步伐,因地制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县、乡、村、组四级治理体系。设市县乡村级河长580名,村小组巡查员和专管员560名。累计出台河长制13项配套制度,实现各项工作环节无缝衔接。建立了河长责任清单和“发现—移交—督导—整改—反馈—核实”的河长闭环工作机制。县级河长每两月一次、乡镇级河长每月1次、村级河长每半月一次巡河呈常态化运行。实现了河长全县全水域、无盲区覆盖,无论是城乡河流,还是田间溪流,凡是群众叫得出名字的水域均有了“河长”守护。

  三年来,随着河长制一系列治理措施落地生根,黄泥河基本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到位”的根本转变。

  “在河沿岸6个自然村设置安放了20个垃圾箱,建设排污管网1600米,取缔了非法芭蕉芋清洗加工厂23家,整治乱排养殖场2家,全镇排污点得到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黄泥河村级河长陈小强说。

青山碧水增秀色。

  为了让中下游群众生产、生活污水、人畜粪便不再进入河道,黄泥河流域市县乡村1007名河长三年累计开展巡河1.3万人次,发现和整改河流问题380个,整治乱占、乱建、乱堆、乱采“四乱”问题110个、清除河中垃圾淤泥1.84万吨。全流域安装了11个远程视频监控点,设立18个河库断面水质监测点,全天候监测。建立了河长管理信息平台,对黄泥河干流、支流实行“一河一策”治理、“一河一档”管理,极大增强了治理工作的针对性。

  “一家人在河边已经住了快30年,近几年,政府花了大力气来治河,河水比以前干净了许多。”房子与河仅有一墙之隔的黄泥河镇居民陈明洪说:“晚上,有时还能听到有大鱼跳出水面的声响,就连河边钓鱼的人都多了起来。”

  猛药治源头 水清城更美

  富源县城东门河穿城区而过,是黄泥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这里是导致干流污染严重的重要源头。

  按照“以人为本、回归自然,治污为主、景观配套”的思路,富源县把河道治理与城市治污相结合,把景观打造与美丽县城建设相结合,年初投资2.1亿元,在源头建设4道拦沙坝,治理总面积30万平方米,清淤河道12万平方米,铺设健康步道10万平方米,景观绿化8万平方米,修复河道堤防6公里,建雨污分流管网40公里、弱电综合管沟20公里、水体节点景观8处,安设景观亮化设施3000套,对河岸沿线进行拆围增绿、见缝插绿,拆除临时建筑,打通人行步道,修复人文景观,完善市政设施。到9月底项目竣工时,一个崭新的河滨公园将成为富源县城建设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3月20日,曲靖市“河长制”工作督查观摩活动在富源县举行,看到东门河的变化,一位曾经在富源任职的老领导坦言,曾经的东门河掺杂着后所的煤水和县城的污水,又脏又臭,河道里的生活垃圾更是不堪入目。现在清澈干净的河水和规划漂亮的公园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东门河的变化,家住东门小区的居民感切最深。以前每天早上起来透过窗户就能闻到河里难闻的气味,连出行都要绕着走,现在的东门河却成了大家聊天说事、散步消食的热闹场所。

  两省聚合力 共做水文章

  “黄泥河流经两省,要两省齐抓共管才能出成效。”2017年10月24日,云贵两省在云南富源县举行的第一次联席会上达成共识。

  在两省第一次联席会上,曲靖市和贵州省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共同发表了保护宣言,建立了上下游协调、左右岸联动、齐抓共管的保护协同机制,制定了《黄泥河环境保护协同工作机制》、《打击破坏黄泥河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五项联动机制》和《黄泥河上下游互派副河长相互考核加强水质监测三项工作机制》。三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开展跨界断面联合检测和轮值主席等,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的新态势。

青山碧水增秀色。

  到目前为止,云贵两省共召开联席会议3次,联合执法取缔沿河污染企业25家,联合巡河3次,清理沿河垃圾520余方。

  如今,治理后的黄泥河,水质变好,风景秀美,已具备了旅游开发的价值,人们对黄泥河的认知和定位也有了质的转变。

  同时,为了治好管好县内44条河流,富源县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入河排污口整治、水源地集中保护、水生态修复等12个专项行动,累计拆除违规侵占河道建筑103幢、4460余平方米,拆除侵占水库岸线农家乐2家,排查整治排污口136个、整改提升省级名录入河排污口4个。不断加大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力度。已完成乡镇村庄污水处理项目68个、垃圾收集处理项目48个,90%

  云南网记者 蒋贵友 通讯员 郭燚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