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要闻 >> 正文
杨小国:一刻一凿 根石变身艺术品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8日 11:06:00  来源: 云南网-曲靖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杨小国:一刻一凿 根石变身艺术品

杨小国正在雕刻作品。

  说起30余年的雕刻感受,杨小国感触颇深地说,最重要的是精益求精和刻苦钻研,要想做出一件好的作品,还要将社会的发展变化、独特的历史文化、时代的精髓、个人的情感、艺术的表现手法等融入进去,只有做到思想勤、动手勤、眼睛勤、创意深,才会出精品,才能让根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与根石结缘30年

  1960年出生的杨小国,在18岁时便走出高中学堂,回到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富源县竹园镇新街村委会达拉村当了6年民办教师。1984年,杨小国辞去民办教师下海做生意。由于平时爱学习爱钻研,从1987年开始,杨小国便喜欢上了木工手艺,他仿照着祖辈们遗留下来的供桌、八仙桌、橱柜等家具样式和上面精致生动的花纹图案,认真进行模仿,并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赋予到制作的器具上,根雕茶几、根雕烟筒、古典匾牌等加工产品得到当地群众喜爱,竹园新街村的第一家家具厂——达拉家具厂于1991年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雕刻技术日益成熟,产品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2013年,信心满满的杨小国又在富源县城开了一家古典家具厂,他将开山修公路的废石材、森林和河道里的废旧根木、破旧房屋拆除的旧木料等,转化为神奇而又不可多得的根石文化宝贝。

  说起富源古典家具厂的根石雕刻,富源县富村镇大凹子村的彭光福最有发言权,他跟着杨小国从事根雕已经七八个年头,每个月雕刻的内容都不一样,学到了各式各样的雕刻技术,每个月有8000多元收入。他说,富村镇有五六个工匠在厂里从事根石雕刻。

  根石精品受青睐

  杨小国的根雕漆饰手艺不仅在富源县境内有名,而且在云南省范围内都比较出名。凭着精湛的根雕手艺、根雕漆饰,杨小国先后加入云南省根雕协会、云南省工艺美术学会,成长为一名名符其实的省级雕刻师。他的作品先后在云南省根雕展会、云南省商会、南博会、商洽会等30余次展会和商会上,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尤其是在2018年6月份的南博会上,多件作品被远销到四川、湖北等省,就连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根石爱好者、客商都来洽谈。

  为了传承根石文化,杨小国的儿子杨敏波2012年大学毕业后,便放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和优厚待遇,回到父亲创办的古典家具厂从事根石设计、家具雕花设计等工作,赋予根石作品新的工艺新的内涵,将一件件废弃的根石变成了艺术品。

  传承好根石文化

  凭风借力好扬帆,精雕细琢出精品。针对奇形怪状的根石,杨小国都能根据他们的形状、材质、大小、年限等,赋予他们新的思想,雕刻出新的作品。30余年来,杨小国和雕刻师傅们,日积月累地用一刀一凿、一份辛勤一份汗水,雕刻出精美的3500余件根石精品,让深藏在地下的“朽木奇石”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引来无数客人观赏和购买。

  谈起将来的打算,杨小国说:“我想在富源县举办一个培训班,让更多的年轻人都来参加培训学习,我想把根石雕刻技术更多地传承给年轻人,把这种有艺术性、有思想精髓的根石艺术文化发扬传承下去。”

  在杨小国的带动影响下,富源县通过建立根石协会、举办根石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广富源的根石文化和根石产品,让富源县的根石不单单作为商品、纪念品,更成为艺术品、收藏品、投资品,甚至作为文化载体,不断提升富源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特约记者 曹振华 通讯员 贺安红 田庚午)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