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曲靖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美丽神奇的陨石坑——天池塘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5日 08:40:53  来源: 云南网-曲靖新闻网
分享至:

  心向往的地方,都是诗意的远方。我的诗和远方都在待补天池塘。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花海,动人的传说,还是一方和谐宁静的土地,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芬芳的花海

  天池塘林区地处会泽县待补镇南面,海拔3000米,距野马林场19公里,有林地面积15381亩。林区的杜鹃花,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信步花间,令人沉醉。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多生于高海拔山区,该物种全株可药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站在野马川山顶,目之所及,尽是花的世界,杜鹃的海洋。它们三朵一团,五朵一簇,连成一片,红的似火,粉的燃霞,白的赛雪。

  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就像一片散发着芳香的云霞,微风起,云卷云舒间,漾出一缕缕清香,这清香扑鼻而来,让人迷醉;又像织女巧手织就的锦缎,色彩明丽,鲜艳夺目;迎风招展的杜鹃花,又像一群群妙龄少女,舞动着柔软的腰肢,热情洋溢,活力四射。

  特别是红艳艳的杜鹃花,像一团团火焰在风中跳跃,染红群山,映红绿水,不由得让人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摘杜鹃花吸花蜜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于是,这眼前的花,便不止是花,仿佛是失散多年的朋友,今又重聚,怎能不令人欣喜?

  “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有花堪赏直须赏,莫负春光,莫负杜鹃。

  美丽的传说

  天池塘位于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林场天池塘林区,面积约400平方米。民间传说乃天神下凡清修之地,又因其海拔较高,似隐于天空,故名天池塘。《东川府志》记载:“康熙二十七年三月,星陨于待补,入地数尺复跃出,大数尺余,红软光润,禄氏藏于山中,复不知所在。”形成的陨石坑即为天池塘。

  在天池塘林区腹地,一池清水静卧于幽林深处,四周青山环抱,树木森郁,山花烂漫,这就是天池塘。天池塘池水清幽,终年不枯不溢,颇为神奇。

  站在山上俯瞰天池塘,它的形状被地势和水草分割,颇似太极图,阴阳两鱼互相纠缠在一起。《庄子·内篇·逍遥游》记载:“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此天池虽非彼天池,但天地造物,自有其因缘,人生炼化,自有其过程。此地取名天池塘,也算天作之合!

  关于天池塘,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早年间,野马人家办红白喜事时缺碗少筷,只要到天池塘诚心焚香跪拜,就能从池里借出碗筷,事后洗净归还即可。后有一过路人使坏,从池里借出碗筷后带走不还,从此就再也没人能从池里借出碗筷。此事在村民的心里播下了诚信的种子,时至今日,他们依然用至诚至善的准则来约束自己。

  置身天池塘,犹如方外之人,超然于物外。

  风轻轻刮着,蜜蜂嗡嗡忙着,牛羊安闲地咀嚼着,就连那放牧人,也静静地躺在山坡上,看远山如黛村庄如画,听微风细语,感白云缱绻。邀三五好友,赏花,散心。一周的疲惫,竟被微风轻轻拂落。或拍花、拍人,寄情于山水;或静坐于林中,听鸟儿欢歌笑语,听林间松涛阵阵,听心跳与风儿和鸣。

  天池塘,隐于会泽群山中的秘境。

  王莉/文 杨芸华/图

责任编辑:高子婷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