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靖频道/ 要闻
曲靖:山区小学教育花开吐芬芳
2018-06-08 17:36:3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午饭时刻。

  专心学习。

  做课间操。

  劳动课现场。

  在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足球场、开心农场,音乐课、美术课、国学课……城里学校有的这里都有,甚至更丰富,这里与传统山区小学的印象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在这里,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教有特色,做个好老师;学生学有特长,做个好学生”是靖外明德小学的奋斗目标。这几句话说来简单,但点滴中凝聚着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

  “尽管许多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但也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全面成长的机会。”校长雷应飞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学校除了开设常规课程以外,还想方设法聘用专职教师给学生上足绘画课、合唱课、舞蹈课、篮球课、足球课等课程,并开设“2+1”国学课,即每周两节经典诵读课加每天一次(20分钟)晨读。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相结合,把每周的升旗仪式与班会纳入课程规划,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一年级跳绳,二年级踢毽子,三年级打羽毛球,四年级打乒乓球,五年级踢足球,六年级打篮球;X为民间体育项目,包括滚铁环、跳橡皮筋、捡石子等,这就是“六+X”运动项目。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况,倡导每个年级以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为主,其他项目为辅,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尽情释放天性。

  关于如何促进教师水平提升?杨光艳老师介绍说,学校开展了自上而下的“推门听课制度”,规定每人每学期课前无通知、“推门听课”15节以上,并对所听课程进行评课,有听必评。学校每学期还定期开展一次大型教研活动,探索“辩论式评课”,促进了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心中有爱 呵护学生心灵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在靖外明德小学1054名学生中,76%是农村留守儿童,83%是寄宿生,最小的只有五岁,老师们很多时候还必须担起“父母”的责任。

  学校教导主任杨仕权说,学校推行“以党带团,以团促队”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杨仕权表示,早操、打扫卫生、上课以及孩子的日常生活,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即使学生出现感冒、发烧等小病小痛,教师也一定会第一时间带他们就诊,然后再通知家长。

  关爱学生也需要一番“绣花”功夫。为让学生吃好学好玩好,生活学习上得到好的照料,减少父母不在身边的负面影响,学校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学生食堂,改进留守儿童伙食;免费提供饮用水和热水,设立亲情电话和亲情聊天室;购置象棋、跳棋、五子棋等益智类棋,让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好玩又“可口” 基地护航学生成长

  这里是孩子的实践课堂、这里是孩子的绿色食品基地、这里还是孩子释放压力的乐园,在靖外明德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责任田”,每到劳动课,教师会带领学生到基地拔草、浇水或是松土,劳动成果最终成为师生的“盘中餐”,真正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破解农村小学经济基础薄弱、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

  茄子、番茄、辣椒、小瓜还有畜禽养殖,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尝到了劳动的甜头,因为这样的做法既实用又好玩还“可口”,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开心农场”。开心农场收益小部分注入留守儿童基金会,剩下的全部用于改善农村孩子的生活,盈余严格依规管理。按照国家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给一点、营养改善计划再凑一点的方式,学校实现了“早餐3个‘1’、正餐‘3+1’、顿顿吃肉、饭不限量、三餐全免费”的目标。

  “一周有几节劳动课?”“四节。”“你喜欢在地里上劳动课吗?”“喜欢,在我们班的菜地里,种过茄子、莲花白,劳动课可开心了,叔叔阿姨还会把这些菜做给我们吃。”正在地里拔草的四年级学生沈熙说。

  “浇水、拔草、采收,我们一点点把这些技能教给孩子的同时,更教他们热爱劳动、珍惜食物,学生们参与热情很高。”宁体功老师觉得这是上好劳动课的关键所在。

  “劳动课好是好,但会不会耽误学习呢?”雷应飞表示,劳动课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实践、参与,为孩子提供更加丰富的写生、写作素材,顺便引导大家加强锻炼,释放学习压力和想家情绪,大面积的勤工俭学基地是由专人负责,产品除本校自给自足外,每年还为其他小学约8000余名学生提供营养餐食材。

        记者 陈丽娟 文/图 (曲靖日报)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