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曲靖频道/ 要闻
一个读书人的“跨界”
2018-03-01 11:27:03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书房四壁皆书,家里的沙发上是书,床头是书,连卫生间也放了书。读书成“癖”,甚至在旅途中颠簸的车上,也在看书。杨志刚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爱书,但不是书呆子,他爱狗、爱野钓、爱艺术、爱美食、常习书法,活得很“跨界”,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打开话匣子,幽默风趣,率真可爱。他的工作也很“跨界”,曲靖日报副总编、市政协常委、曾四次挂职当副乡镇长,还有一个他自己很少提及的身份——诗人“艾泥”,在云南诗坛大名鼎鼎,并因此当选为曲靖市“珠源文化名家”。

  一个好报人

  杨志刚有他独到的角度和看法,这一特点,最适合做新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23年,当记者编辑、当副总编,他写稿编稿站得高,看得远,忌庸忌平,精益求精。

  他执笔“陆良八老”巡回宣讲报告,让“陆良八老”的事迹传遍了千家万户,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当代愚公”。他参与策划组织省市媒体采写了《“老二姐”陈友凤》这一基层干部典型,省委发文要求各地对这一先进典型组织学习。年轻同事们写了好稿,都喜欢传给他看一看,从标题到怎么写、写什么等,经过他手或经他指导采写出来的新闻稿件,常让人耳目一新。

  担任报社领导,作为一个党外干部,他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组意图,与社领导班子默契配合,正直、阳光、勇于担当,带头冲锋陷阵,实施了一轮又一轮改革改版,让曲靖日报实现了华丽转身。对分管的新媒体“掌上曲靖”,半夜下班回家了,还在拿着手机翻看着,关注着本报新闻的关注度、下载情况。近两年,曲靖日报媒体融合大步向前,荣获了全国地市党报媒体融合“十强”;“掌上曲靖”影响越来越大,在全国新媒体中两次进入前五十强。他自己的新闻作品,先后获全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一等奖等20多个奖项。

  一个好诗人

  杨志刚的文学创作,几乎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杨志刚”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歌报》《星星诗刊》《诗刊》等大刊物上,二十岁时,就以《八匹马》一诗获得了云南省青年诗人大赛一等奖。然后佳作不断,成为曲靖市在云南省外重要刊物发表诗作最多的诗人。

  年少有成,他并未沾沾自喜,而是反省自身,脱离发表之诱,从此隐名埋姓,希望走出一条具有独到风格的诗歌之路。十年后“重出江湖”,他以“艾泥”为笔名重现诗坛,风格大异,被国内一些著名诗人称为“出土文物”。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诗刊》《长江文艺》等国家级核心期刊。《诗潮》《山花》等刊物进行了专题评论和访谈,《文艺报》年终盘点中国诗歌创作,也谈到了其中佳作。长诗《登马雄赋》发表在《十月》杂志,与艾青、北岛、舒婷等人的作品一起入选了《十月》杂志30年典藏名篇。2011年,出版了首部个人诗集《旧县诗稿》,评论家朱霄华云:“这是云南诗坛的一件大事。”由于此书的影响,他受邀参加了高黎贡文学节、山西太原天街小雨诗歌节、深圳特区报举办的“第八届诗歌人间文化节”等中国著名的诗歌节会,并与中国当下最有成就的诗人同台朗诵了作品。2014年,《旧县诗稿》经云南省作协推荐,代表云南参评中国作协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顺利入围。2016年,入选“北京文艺网纪念新诗百年特辑当代名诗人近作选”。几乎每年杨志刚都有诗作入选中国作协及各大出版社的年度最佳作品选本。先后获云南第三届高黎贡文学节年度作家奖、山西独立诗歌奖、云南省作协滇东文学奖、辽宁《诗潮》年度诗歌奖、云南日报第十一届“云南日报文学奖”。

  喜欢和关注他作品的人,也许认为过去哪个以“杨志刚”发表作品的名字消失了,但以“艾泥”为笔名的作品的影响力在外界更大了。莎士比亚说:“名字代表什么?我们所称的玫瑰,换个名字还是一样芳香。”

  一个好委员

  杨志刚担任三届、四届曲靖市政协委员、常委期间,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参与了数十次调研、视察、协商活动,先后提交了20余篇发言材料,提交提案10多份,《建设一个会讲故事的珠江源大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一座城,一片水,一棵树》《保护我们的传统村落》《让高铁奔向曲靖的慢生活》作为政协全会的大会发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领导好评。提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被评为优秀提案,本人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从新闻界、文学界到政协到基层的经历,让他跳出日常圈子,更广更深地看到一个人在社会的作用,使他思考研究涉及的领域更加宽广,更加坚定一个想法:“人微不能言轻、微言应有大义”!

        记者 黄官品 (曲靖日报)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